佳音频传
我校教师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4年度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通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裴斐、冯潇分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裴斐,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食用菌、谷物等农产品的高值化储运、加工技术及其过程精准控制技术研究,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2024)、全球食品科学与技术TOP100高产作者(2021);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近年来,裴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在FoodHydrocolloids、CarbohydratePolymers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兼任eFood编委、Foods客座编辑、国家粮油作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二级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冷链学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冯潇,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谷物蛋白绿色深加工,水产品加工、保鲜及品质控制。近年来,冯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青年基金,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ndex27;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担任FoodScienceandHumanWellness青年编委、JournalofFutureFoods青年编委、中国作物协会藜麦专业委员会委员。
据悉,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造就优秀科研中坚力量为目标,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人才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快速成长,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
此次项目的获批,彰显了我校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明显成效。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支撑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今后,学校将围绕科研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和创新潜力,持续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校师生在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中斩获佳绩
本报讯 9月29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在南京林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校赛、省赛初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我校团干部、青年教师表现优异,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成绩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专职团干部专项赛中,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张昕欣获特等奖(全省仅6名),校团委副书记陈涛获三等奖;在兼挂职团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专项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荣刚获一等奖,国际经贸学院辅导员邓盛佳获三等奖;在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中,经济学院数统2301班曾佳仪获一等奖,会计学院会计2203班戴今昭获三等奖。
决赛现场,参赛师生立足青年视角,贴近青年表达,讲深讲透青年身边“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张昕欣老师以“以青年力量书写‘两个结合’的时代担当”为题,从张)、王正尧、石贤等优秀校友的故事切入,生动讲述了青年一代应当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杨荣刚老师以“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凯歌”为题,从点亮“有理想”之光、突出“敢担当”之心、锤炼“能吃苦”之力、弘扬“肯奋斗”之行四个角度,阐述了中国青年应如何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连,实现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来自新疆的汉族女孩曾佳仪同学,从讲述奶奶支援边疆建设到自己返乡参与社会实践、宣讲民族政策,描绘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画面,希望更多青年赓续民族团结精神,擦亮青春奋斗底色。
自大赛4月初启动以来,我校各基层团组织集中开展了“主题团课宣讲”“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100余场,打磨出一批思想性强、接地气的青年思政课、团课作品;选拔出一批师生骨干纳入“百舸青年宣讲团”,开展宣讲260余次,宣讲对象覆盖1万余名学生。 校团委 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我校6件作品获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校报优秀作品奖
本报讯 在日前揭晓的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校报优秀作品评选中,我校6件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
《直播间“胡萝卜书记”竟是南财的!》(作者:李敏、黄佳慧、巩庆丽),《张远!实力vocal、“帐篷兄弟”、“再就业男团”——这位百变的南财学子生日快乐!》(作者:李敏、吴宇飞),《南京市第155位、栖霞区第20位!他是南财赵伟伟》(作者:李敏、巩庆丽)获新媒体类二等奖;《暖胃更暖心,免费早餐陪学子过冬》(作者:王慧、马秋淇)获消息类三等奖;《张从军:三尺讲台传拓扑,九重教诲育芳华》(作者:刘怿、杨红),《桃李芬芳传薪火,弦歌不辍谱华章》(作者:梁霜晨、杨红)获通讯类三等奖。
据悉,一年一度的江苏省高校校报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由江苏省高校融媒体研究会(原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主办,省内相关专家参与评审,作品分消息、通讯、言论、版面、图片、文学、新媒体七个类别。此次参选作品主要为2023年度发表于各高校校报或官方新媒体平台作品,共评出优秀作品329件,其中一等奖54件、二等奖110件、三等奖165件。 党委宣传部
我校2项成果获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和课程资源认定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和课程资源遴选结果。此次共评选出26个优质工作案例、24门优质课程资源,我校2项成果入选。其中,由法学院许芸老师负责的《南财社工扬优势智慧助老暖人心》入选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由新闻学院赵娜老师负责的课程“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入选省级“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
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从2020年11月起,法学院社工专业师生在南京市多个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熟悉使用微信、滴滴打车、网上挂号、网上购物等智能技术应用,提供医院导医、入户帮扶等精准助老服务,营造“自助、互助、助人”的良好氛围。新闻学院“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团队以古典诗词的美学赏析为切入点,选取名家诗词,立足作品,以大诗人为引领,结合诗词发展历史背景,巧妙地将古典诗词美学融入日常生活,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致力推进“智慧助老”工作,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老年教育课程质量。目前,教务处已建成校级老年教育学习课程资源库,制作并收录了一批优质视频资源,其中1门课程获2023年省级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课程资源子库项目认定。教务处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持续优化“智慧助老”工作。 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