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下吴村在县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协调下,建起了茶叶经营市场。政府出资金,农民出空地,把原来一个乱哄哄的路边自发茶市改建得规范有序,大家做生意也顺畅多了。基层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处,而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也是党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既要做到管理有序,又要做到温暖人心、凝聚共识,唯有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才能持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基层工作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基层工作的每一项举措,都直接影响着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必须鲜明地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比如下吴村的这个茶市,就是在村党支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由几户农民共同腾出空地建成的。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深圳市宝安区学习践行“四下基层”,开展“心安夜话”接访活动,与群众面对面聊民生、听诉求、谈建议;江西省丰城市在社区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让群众养老托育“离家不离社区”。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心里的“疙瘩”都在化解。事实证明,基层工作人员为群众着想,基层管理工作有了温度,群众就会支持,就会自动参与,就会一起把工作做好。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党的领导是最大的“压舱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要持续强化党在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这样,就会形成有效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在横向上发挥区域内的领导带动作用,纵向上实现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确保基层党建和治理实现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如此,提升的是管理水平,受益的是普通群众。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能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多元参与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效能源于组织优势。要让治理效果持续提升,就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支撑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支持和配合基层治理。
同样,基层党组织在法治上也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才能行稳致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效保证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一切,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基层党组织在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职责重大,必须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障。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形成了鲜明特色,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应当倍加珍惜并发扬光大。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效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24年4月12日第2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