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印和章的合称,我国古代叫印信,现在一般指刻在固定材质上的代表机关、组织或个人权力的图章。藏书章是印章的一种,是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在书籍递传史上,中国与西方有着两种不同的印证方式,西方以藏书票来表达对书籍的归属权,在中国则是藏书章(印)。
高校图书馆通常以单位名称的印章作为藏书章,加盖于题名页、暗记页等处,以表明馆藏所有。文献目录学家郑伟章先生在《文献家通考》中指出,“(藏书章)本身就是重要文献资料。”一所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章,既是馆藏书籍的标志,标明图书的归属;亦是一种文化载体,见证学校的发展变迁。
南京财经大学在岁月洗礼中一路走来,先后几经调整、更名,历经三校融合,发展成为今天的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藏书章以特别的形式保留下了学校每次重大变化的历史痕迹,真实再现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变化发展,也记录了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传承有序的前进历程。
一、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时期的藏书章
1956年,粮食部发出关于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并决定由五省(市)联合筹办。粮食部于1957年4月2日发文,决定将原定的南京粮食学校定名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加工、保管、检验三个专业的大部分教学人员将调往南京从事教学工作。1958年2月5日,粮食部又通知上海粮食干部学校,将该校的粮食仓厂建筑专业及其教学人员调往南京。南京粮食干部学校是继北京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上海粮食干部学校之后粮食部创办的全国第三所粮食干部学校,故图书馆(室)还有其他学校调拨的藏书,在藏书章上也有体现。
二、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时期的藏书章
粮食部于195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部属院校工作会议决定,将武汉粮食工业学校的粮油储藏专业迁来南京,与南京粮食干部学校合并改建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1959年8月,粮食部发文,明确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正式成立,南京粮食干部学校即行撤销。
三、江苏省粮食学校时期的藏书章
1973年10月28日,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粮食学校,当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四、南京粮食学校时期的藏书章
1979年10月29日,粮食部(79)粮教字第11号文《关于改变江苏省粮食学校管理体制问题》向国务院报告备案,明确从1979年10月份起正式实行部与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新体制,将江苏省粮食学校改名为南京粮食学校。
五、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时期的藏书章
1981年7月11日,教育部下发(81)教计事字157号文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南京粮食经济学院,院址设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南京粮食学校为基础建校,学制四年,规模二千人,设置经济、财务会计、计划统计、粮油储藏等专业,由粮食部与江苏省双重领导,以粮食部为主。”
当时图书馆在原9号楼,后搬迁至教学楼一楼。馆内共分为采编室、中文期刊阅览室、目录厅、书库、工具书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六个部门,其中书库和中文阅览室均为120平米。当时图书馆共有藏书2万余册,订阅各类杂志250余册,报纸43种。
1986年8月新图书馆大楼完工(也就是今天的福建路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为5100平方米。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利用暑假进行搬迁,从9月1日起使用新馆,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六、南京经济学院时期的藏书章
国家教委于1993年5月6日下发教计〔1993〕64号文,批准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以拓宽学院的专业范围、服务方向,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国内贸易部随即发函(国内贸易部〔1993〕内贸函教字第236号文),通知学院正式更名。
七、与南京经济学院合并的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藏书章
2000年2月,教育部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
八、南京财经大学时期的藏书章
2003年南京财经大学成立,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推动着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11月18日,仙林校区图书馆开馆典礼在图书馆前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仙林校区图书馆正式开馆。新落成的仙林校区图书馆造型别致、功能齐备,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36500平方米,凝聚了广大建设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成为我校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整座图书馆背靠青山,水系球绕,主体建筑采用退层式造型,形似层叠打开的书本,馆体中央直径达35米的巨型玻璃球体昂然矗立,屋面反翅造型的飘板烘托左右,呈现轻盈腾飞之势。作为珍贵文献的收藏之地、先进文化的传承之地、学术创新的渊博之地,图书馆内设5个综合阅览区、3个数字化资源阅览区、2个特色鲜明的高级视音频阅览区、1个同声传译会议厅。全馆有3000多个阅览座位、2000多个有线(无线)网络接点,可收藏150万册以上的纸质文献以及数量巨大的电子资源,向广大师生提供学科导航、在线咨询、信息检索、视频转换及光盘制作等数字化、信息化服务。 吴嘉怡 朱俊桥/文 黄慧 周雪/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