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346期(总第507期) 2023年12月1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党的自我革命的文化底蕴党的自我革命的文化底蕴党的自我革命的文化底蕴(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体系的基本逻辑架构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体系的基本逻辑架构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体系的基本逻辑架构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党的自我革命的文化底蕴
作者:陈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自信,其文化内涵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的强大底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意气风发的强大精神支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体现我们党传承发展民为邦本、革故鼎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
  传承“民为邦本”理念。《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记载:“国将兴,听于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这与“民为邦本”理念高度一致。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能信赖我们、支持我们,坚定不移跟着党一起开拓奋进。我们党勇于开展自我革命,根本上源自始终坚持党的初心使命,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要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反腐败斗争,从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汲取“革故鼎新”精神。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创新和变革的特质。“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意思是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礼记》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还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不日新者必日退”等观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革故鼎新”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正是“革故鼎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模仿复制,又不能照搬照抄他国制度模式,只能靠自己探索创新。在党的自我革命的道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社会发展许多领域都面临重大风险挑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就是要弘扬革命文化、发扬斗争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发扬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映照革命精神特质,展现百年大党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勇于自我革命,就是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永葆斗争精神。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敢于斗争的革命担当根源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根源于对真理的孜孜追求,根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唯有发扬革命文化、激发斗争精神,才能够肩负起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时代使命。在革命斗争年代,我们党始终把握斗争主动权,积累了丰富斗争智慧。在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要精准把握大局和大势,明确斗争任务,把握斗争进程,判断出招时机,找准靶心、一击即中,特别是要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风险作出科学判断。要把握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时度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促共赢。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统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到党的自我革命的进程中。
  锻造守正创新品格。百年中国,天翻地覆,换了人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守正”,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也是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推进自我革命必须不断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要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各项要求相衔接。
  彰显自信自立追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自信自立,能够更好凝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自我革命的定力和活力。自信自立的文化追求,在新时代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中形成,充分彰显党和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精神风貌。自信自立的文化追求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志气、骨气、底气,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精神支撑。 (本文原载于《群众》2023年第19期)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