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培育路径探索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一、接受理论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本内涵
(一)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肯定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强调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引申出“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创新的思维模式打破了僵化的形式主义,但它忽略了文本和作者,又陷入了极端的读者至上思想泥淖。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扬弃,强调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接受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智慧。它有别于一切外来文化,以其民族性、稳定性、传承性和先进性武装着我们的头脑,指引着前进方向。但当前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我国传统文化,一味推崇外国文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因此,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重要和紧迫。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和群体在认知认同中确立文化身份,在情感认同中确立社会归属感,在意志认同中确立社会责任感,最后在行为认同中着力践行。文化认同的本质是对价值观的认可和接纳,更是提升个体文化自信、凝聚群体内部力量的根基所在。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正处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分、强化文化认同的黄金时期,应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
(一)历史维度: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但随着中西方意识形态冲突和文化碰撞加剧,一些大学生会贬低与矮化传统文化,宣扬与崇尚外来文化,甚至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而接受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理论维度:有助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方针第一,借鉴“期待视野”,强调接受主体的重要性。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第二,借鉴“第二文本”,强调接受主体的创造性。有助于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给予学生二次理解与创作的空间,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三)实践维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起源于认知认同,深化于情感认同与意志认同,表现为行为认同。从实践维度看,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不仅要重视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还应重视作为接受媒介的教育载体、作为接受客体的教育内容。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育机制和路径,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培育路径
(一)课程育人:培育接受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大学生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就能深刻理解“民为邦本,本为邦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大学生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知识,就能深刻理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大学生学习了中华传统美德,就能深刻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大学生学习了“四史”,可以深刻理解“少年自有青云志,当许天下第一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本质是文化身份的构建,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二)环境育人:提高接受媒介的创新力和影响力
环境育人是通过寓情于景、寓教于乐,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强化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常见的环境育人途径包括创建优良学风、营造校园文化、树立模范人物形象等,但随着网络等多样化的媒介载体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接受媒介的创新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不仅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也要重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发沉浸式课堂、VR课堂等。另一方面,宣传教育不能局限于正向教育,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也必不可少,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教育环境。
(三)实践育人:增强接受客体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落地生根,就要接地气,具有亲和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甚广,教育者需要用好学生身边的“活教材”,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生活化、大众化。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获得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比单纯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认同感更强烈。
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各种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中,真正将传统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社区的志愿服务部门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经过摘编,原载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年第41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