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317期(总第478期) 2021年12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本报编辑部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从南财走出的央视制片人李萧——
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再现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李萧在电影《跨过鸭绿江》首映式现场

李萧(前排右一)在《跨过鸭绿江》拍摄现场


李萧(后排左二)在南财的青春岁月



  将热爱与情怀注入作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记录时代最强音。在今年举办的第27届上海电视节上,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斩获“白玉兰奖”评委会大奖。今年12月15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举行了首映式,“全景式、史诗性”展现了抗美援朝五大战役。在该片的制片人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南财校友的身影,他就是我校90级校友李萧。
  李萧,宁夏人,1990年入学南京粮食经济学院贸易经济专业,1994年毕业后前往中央电视台工作,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今年获得总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报道”个人奖。李萧的主要创作经历有:10部大型古装系列电影《侠侣探案》剧本策划兼制片人、央视“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热播电视连续剧《江阴要塞》编剧兼制片人、电视剧《真凶难逃》制片人、电视剧《老爸的幸福》制片人、电视剧《贤妻》制片人、电视剧《内衣先生》制片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剧《奋进的旋律》制片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制片人……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李萧的制片之旅和专属南财记忆。

佳作的诞生:“玩命”还原历史

    “这部剧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是相当多的。”谈及40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创作过程,李萧感慨万千。
  “一般来讲,这么大体量的电视剧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完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拍摄任务于2019年底由中宣部下达,该剧作为一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要求必须在2020年播出,这意味着从主题创作到播出完成,只有一年的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成了最大的困难,加上又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筹备工作被迫中止,一拖再拖。作为制片人的李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2020年7月,剧组重新组建,当时离播出只剩下五个月的时间,面对紧急的拍摄任务,制作团队创造性地拿出了一套全流程解决方案。
  “为了保证按期播出,我们采取了一边筹备一边拍摄、一边拍摄一边做后期的模式,这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和创新!包括片段剪辑、绿布特效、拟音动效、音乐作曲等,整个流程都是同步进行的。所以,2020年11月25日拍摄制作完成后,我们只用了短短13天时间就将片子送审了,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中宣部及外交部等部委的审核工作得以同时完成。”谈起那段攻坚经历,李萧难掩自豪。
  《跨过鸭绿江》的拍摄制作可谓精良:从内景到外景,该剧由五个组横跨五个省份组织拍摄,剧组人数最多时达两千多人。
  其中,牡丹江外景剧组人员分散住进十几家宾馆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
  演员的调度、拍摄现场的安全保障、与各部门的联络沟通、预算的调整……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制片人李萧每日反复确认。
  除了时间上的压力,实际拍摄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更是令现场拍摄难度陡增。剧组在黑龙江一共遇到三次台风,拍摄因此被迫中断了好长时间。
  在拍摄长津湖战役的相关场景时,为了还原当年零下三四十度的大雪天气,剧组一直在东北苦等降雪,终于在第93天等来了梦寐以求的鹅毛大雪。“当时,整个城市几乎瘫痪了,为了正常拍摄,我们必须把从牡丹江市到拍摄现场的整条路都打通,专门雇人用推土机去铲雪,终于抢在最后六七天有惊无险地拍完了这场外景。”
  《跨过鸭绿江》中冰雕连的场景被观众反复观看并奉为经典:在长津湖的冰天)地中,杨根思坚守阵地,宋阿毛临终绝笔,中国军队不顾伤亡拼命杀敌,埋伏其间的战士们,没有一点热食进口,能充饥的仅仅是一小块冰冻的土豆。最寒冷的天、最沸腾的血,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环境里足足坚持了十余天,他们在牺牲的时候仍保持着射击的姿态。英雄的壮举触动了无数观众的泪点,激起了泱泱大地华夏儿女的热血信仰,这些都离不开创作团队每个人的忘我付出。
  拍摄期间,李萧很少回家,一心扑在剧组,夜间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是公认的“拼命三郎”。李萧回忆道:“所有的困难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拍摄《跨过鸭绿江》这样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作品,我们自然也要像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一切我们做到了!”

英灵魂系:冥冥中的机缘巧合

    拍摄期间,冥冥中的一些机缘巧合让李萧难以忘怀。
  在筹备拍摄期间,李萧与团队十余人经过鸭绿江大桥,前往当年的“第一大后方”丹东看景。那天,他们一行预订的是当天下午的返程机票,离返程还有几个小时的时候,导演突然提议前往当地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于是我们一行人买了鲜花赶去陵园,中途有人偶然问道:‘今天是几号啊?’那天竟然就那么巧,是2019年的10月25日,正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李萧回忆道。
  无独有偶,2020年11月25日,《跨过鸭绿江》拍摄制作完成的那天,恰逢是毛岸英同志牺牲70周年。这些巧合在剧情之外又为《跨过鸭绿江》这部剧的诞生平添了几抹奇幻色彩,“从那一刻起,我们觉得拍这部剧就是天意,我们必须把这件事做好。”
  回顾整部电视剧的创作历程,李萧坦言:“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播以来,《跨过鸭绿江》凭借宏大的视野格局、独特的历史叙事、史诗般的全景式情景再现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多个重量级奖项,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被观众誉为“2021首部爆款剧目”“年轻人最该追的电视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感悟百年党史,李萧说:“《跨过鸭绿江》重现了百年党史中抗美援朝的这段经历,既书写了党史里不朽的英雄故事,也同样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在疫情面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有钢铁意志与大无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从小白到大神:机遇与执着相拥
1994年,李萧踏出大学校园时,全国正在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拉开帷幕。搭着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末班车,李萧来到了首都北京。
  某天,李萧偶然间看到一则中央电视台的招聘信息。出于对文学、影视的热爱,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应聘。没成想,这个一身冲劲的少年竟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被中央电视台录用,这一待便是好多年。
  细数从业经历,李萧笑着说:“刚开始,我在央视总台直属全资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担任电视编辑,后来做编导,搞管理。慢慢地,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到对电视节目的引进和销售,再后来开始涉足电视剧策划这块。2009年以后,我被调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专心做制片人,往后这十几年来便专攻电视剧。”凭着真诚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这个宁夏小伙儿逐渐在工作中崭露头角。
  制片人的工作比较庞杂,是跨学科、跨界的,从起初组织创作到之后的设定主创、筹备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审查、宣传造势,整个过程都需要制片人负责。李萧说:“制片工作涉及文学、艺术、市场、传媒、管理等多个领域,最主要的是管理,而我在南财学的专业是贸易经济,管理学知识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多帮助。”
  在李萧看来,一名优秀的制片人,要善于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时代的声音生动地记录下来,令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跨过鸭绿江》《奋进的旋律》《侠侣探案》《江阴要塞》《真凶难逃》……在制片人这条路上,李萧拼尽全力,用一部部精彩的作品成就了自己。

回望财苑青春

    谈及在南财的求学经历,眼前这位年近五十的制片人学长,脸上不禁露出了几分少年气。
  “其实我很内向的,是个典型的摩羯座。”不同于之前的侃侃而谈,说起年轻时的自己,李萧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交友的方式和性格外向的人不一样,属于慢热且长久型的,相处时间越久,越能结下深厚的友谊。进入影视圈后,我有幸交到一些新朋友,但也与南财读书时的老朋友保持着联系。这么多年来,我和老同学们的关系相当好,现在到国内出差或者出国,都会想办法见一见。”
  言及此处,李萧还和我们分享了他学生时代与友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戴着棕色圆框眼镜,在阳光下笑得斯文坦荡,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艺范儿。
  李萧说,自己在南财读书时不仅仅满足于课堂和书本所授,还经常“折腾”到课外去了!
  李萧非常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刚入校就做起了系团总支宣传委员,大二更是担任起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组织过很多有意义的校园活动。“1993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开始大扩容,学生会组织了模拟股市活动,包括股票怎么交易、二级市场怎么交易、模拟多少家公司让大家去购买,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家一起去宜兴、扬州等地调研,回来一起写调查报告,这些经历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笑着说。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保留着对老师的记忆。当被问及在南财读书时最喜爱的老师时,李萧瞬间化身“夸夸群”群主:“喜欢的老师太多了,比如乔均老师、李群老师,都是我很喜欢的老师。当时,乔老师给我上的是商务金融方面的课,他讲课十分生动。我在系团总支担任宣传委员时,李老师是团委书记,他当时与我们年龄相仿,大不了几岁,我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的,受到他的直接影响最多。还有韩耀老师,他是我当年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韩老师教过我几门课,他人真的非常好,备课、讲课都非常认真,令我受益良多。”
  毕业后,每次经过南京,李萧总要回南财走一走,每次都感慨着母校的变化。
  “当年,咱们校园就那么点大,只有2000多名学生,现在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学生20000多人了。我每次回母校的感觉很不一样,如果现在再回去看看,变化肯定更大了。”
  2018年春节前,李萧来南京,和老同学一起从南京长江大桥走到了福建路校区5号楼,惊喜地发现校园里好多老建筑都还在。新旧变化的建筑中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南财人永远的母校情怀。“每每回首,过往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无论毕业多久,走得多远,南财都是我永远的牵挂。”他说。
  用镜头记录时光,用影视传递精神,用作品构建未来。据了解,电影《跨过鸭绿江》于今年12月17日全国献映,在创作上实现了“三个首次”:是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是首次由“总台出品、原创自制”的故事片,也是首次与精品电视剧同步打造电影的创新尝试。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丝路奖”最佳视觉效果,同时入围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多项提名,获得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八闽电影巡展开幕影片的殊荣。祝李萧在影视制作的道路上大放异彩,也祝电影《跨过鸭绿江》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唐诗 赵妮妮 盛淏楠/文 照片由李萧本人提供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