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好高校改革发展路径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高等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好高校改革发展路径,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适应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改革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要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划新发展,联合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进行协同创新,为突破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提供丰厚的原始创新积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高校要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机遇。回顾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所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高校,无一不是抓住了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高校要以战略思维审视全局,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之相比,我国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依然不足,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面向未来,高校要在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抓住新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有效路径。
创造新成果。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断在学生培养、科研项目、人才工程等方面创造新成果,这离不开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支撑。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大多分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多个板块。高校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分割式管理格局。可以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培育为牵引,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注意点面结合、系统推进,通过凝聚合力、寻找创新突破口来谋划学校发展的新方向、新重点、新举措。例如,围绕国家和社会急需领域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改革,围绕国家战略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进行重大项目攻关,围绕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引领性课题进行研究探索,等等。
破解新难题。“十四五”时期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将面临更多棘手的难题,比如,如何继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如何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如何解决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问题;如何更好应对信息互联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等等。这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课题,都需要高校既有直面的勇气,又有突围的策略、解决的方法。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时期,高校必须充分释放活力,破除制约自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2020年12月02日理论版)
资料链接:“双一流”具体任务
1.建设一流师资团队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创新环境,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大力激发创新活力。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并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5.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