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97期(总第458期) 2020年11月1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坚定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治”坚定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治”(上接第三版)(上接第三版)新时代高校专业微思政的构建新时代高校专业微思政的构建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新时代高校专业微思政的构建
作者:张文武 徐嘉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对锻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立德树人”层面的核心支撑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提出了更高站位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高等教育理应担负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主阵地责任,在显性思政课程之外,探索专业课堂“微思政”教育,构建全过程广覆盖的德育体系。因此,在新时代如何发挥高等院校专业课堂的教学优势,构建内化于人才培养的专业课堂“微思政”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纵深提供了新的课题。
一、新时代专业课堂微思政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专业课堂“微思政”是立德树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通过经验传授、规范教导和价值观引导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其中以是非辨定、利益认同、善恶判断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引导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以价值观引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了更加宽广而深远的内涵。
  (二)专业课堂“微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拓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中高等教育阶段均设立了较为系统的独立思政课,在我国人才培养“立德”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作出了突出贡献。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专业课堂“微思政”更加注重在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掌握尤其是高年级由校园向社会过渡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浸润和强化,教师可以依托自身的学术能力、专业修养结合发展实践与学生进行更直接的精神交流。
  (三)专业课堂“微思政”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言传身教。在马克思主义价值引领教育观的指导下,专业课堂“微思政”更加体现思政教育过程的专业知识融合,更加关注见微知著的价值观渗入。师生之间在专业课程交流,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共同扩展价值交流和精神交往的范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言语说教,而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言传身教。
   二、新时代专业课堂微思政构建的创新模式
(一)聚焦示范、专题与时代特色,构建立体化“微思政”专业课堂。高等教育的专业课堂既是培养通专结合综合性人才的主要载体,又根据专业类别与学科的不同形成了各为体系的专业课程构成。全局性设计依托于专业性质的“微思政”教学模式,分门别类地构建专业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课堂、专题讲堂与特色学堂,立体化丰富“微思政”内容之畛域。
  (二)聚焦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构建线上线下多维度专业课堂“微思政”。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导致知识传播和信息扩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同时也增加了价值甄别和是非分辨的难度。高校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和新媒体,有意识地创造出专业相关、体现新时代优势、有针对性的“微思政”产品,以明确的价值导向,丰富而生动的图文、声音、影像等形式传达给受教育者,激发青年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价值观、意识形态内化于心。
  (三)聚焦政府、企业与民众,构建“知行合一”的微思政专业课堂。高等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最大的优势亦是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必须的环节就是具有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平台及项目使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教学的实践实训环节,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精神实质现实化、形象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于青年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过程。
   三、新时代专业课堂微思政构建的基本路径
(一)构建专题式模块化专业课堂“微思政”体系。以示范课堂、专题讲堂和特色学堂为突破,立体设计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形式和方法。专业课堂“微思政”的构建围绕受教育者主体中心地位,通过设计专业领域的现实成就、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经历感,并通过课堂讨论、团队任务合作等形式予以巩固。
  (二)融合新技术手段多元呈现专业课堂“微思政”内容。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媒体的作用,立体开发专业课堂“微思政”慕课、微课以及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将授课素材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形成专题式线上视频、图像和案例,并通过构建课程微信群等形式推送周边资源,供学生们讨论使用。
  (三)对接社会资源促进专业课堂“微思政”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专业课程的实践实训环节,利用深入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实习实践的机会,预先设计主题任务和导向性调查,并重视实践认识的总结工作,以学生团队主动讨论和分享为主,教师的点评及引导为辅。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设计和灵活的系统应用提升专业课堂“微思政”的施教效果,培养富有正能量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和接班人。   (*本文经过摘编,原载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01期)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