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双创教育”探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社会责任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本质是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培养一代代可靠的接班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建设。培育和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必要条件,是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崭新视角,研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载体、新途径,是适应时代发展、助力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建设需求的新探索。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1.责任认识不明确,重个人本位,轻社会责任个人本位以个人需求为主,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化思想。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将国家使命和民族希望、社会责任仅仅停留在空有概念的层面,对社会责任持有漠视和无所谓的态度。这反映出大学生淡化个人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盲目追逐个人利益,对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比较薄弱,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欠缺。
2.责任情感不深刻,重功利主义,轻社会道德大学生作为科技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其道德情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道德的主流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多元文化冲击,很多大学生日益被功利主义思想诱惑,片面追逐幸福论和快乐主义,忽视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弱化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缺失等情况频频出现。
3.责任行动不积极,重个人实用,轻社会奉献很多大学生面对社会责任缺乏积极的行动力,注重个人实用主义,缺乏大局意识,缺少对国家和民族应有的责任认同和奉献精神,具体表现为:缺乏主动承担自身责任的行动力,片面追求个人的财富增长和创造,忽视社会发展和自我贡献。
二、“双创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1.“双创教育”为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了新的视角首先,“双创教育”为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将“双创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相结合,共同承载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目标,能够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甘于奉献、勇于进取的价值理念。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中互动碰撞,产生价值观念、责任意识等要素的催化反应,建构了大学生符合时代主题、适应社会需求的精神理念。其次,“双创教育”发展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理念。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双创教育”以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教育形式为主,在实践过程中引导个人价值的转化,从而培养坚忍不拔、勇于创新、协作奉献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社会责任感明晰了“双创教育”的价值导向“双创教育”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缺少价值引领就会有偏离方向的危险。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变相成为带有盈利性质的商业展示,致使大学生创客群体将“双创教育”曲解为商业资本追逐私利的当然方式。将社会责任感置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促进时代蕴涵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相融合,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爱国热忱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依托“双创教育”推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以双创精神教育为内核,深化责任认识双创精神指大学生在接受“双创教育”的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等内在心理状态显现于外的表现。在双创精神教育下,引导大学生明晰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应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搭建系统创新创业平台,聆听成功企业家、优秀创新案例的声音,在学习先进创新创业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不断锤炼自身精神品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以双创文化教育为主题,升华责任情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双创文化教育的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产生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传递“双创教育”的责任使命感。将主流文化与双创课程及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关注和学习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借助科技创新、企业产品品质、运营实体模式、杰出企业家等鲜活的案例传递责任使命感。大学生借助双创文化教育,加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激发其感恩社会和奉献国家的人文情怀,最终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创业观和人生观。
3.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主体,催化责任行动通过开展双创实践教育活动,催化大学生在社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高校应联合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设立企业仿真、产品研发、项目孵化、创新创业竞赛、创意集市等实践环节,把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运营管理、产品经营理念、社会公益服务、企业家精神风采等作为引导大学生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认识的重要手段,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思想碰撞中,增强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行动力。 (注: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成果摘编,课题编号:DJ201945)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