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86期(总第447期) 2019年12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北境中的一抹亮色北境中的一抹亮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烟火,还是星光?是烟火,还是星光?袅袅炊烟袅袅炊烟风味人间风味人间(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本报编辑部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风味人间

  “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老舍这样幽默地谈笑。
  在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虽然粗俗浅陋,但也确确实实反映出“吃”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是杜甫所说的惬意;“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是郑板桥先生的食之趣味。米与面的主食之别,火辣与甜蜜的味蕾的对比冲击,这是食之有味;煎炸烹煮,这是食之有法;与酒相配,这是食之有趣。而最神秘、最浪漫的则是食之有情,打动味蕾,缠绕心头,牵动起万千情愫。
  最平常也最美好的是味道中被寄予的深情。这样的深情,或许是母亲每日早晨最平凡的一碗蛋炒饭所给予的,又或许是家乡街道口那个卖了几十年米糕的老太太所给予的。
  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种司空见惯的气息和口味,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很奇怪的是,竟在吃着精致鲜美的牛排时突然想起那碗蛋炒饭的味道,和在其中藏着的独有的母亲的厚爱。我们竟会默默哽咽,机械地咀嚼着口中的餐食,联想起很多被母爱环抱的日子。眼角的泪,是来自内心最真实的想念。身在异乡,我们虽然吃饱了肚子,却总觉得身心的某处空荡荡的。
  食之有情,是谁在何处制的食,是与谁在何处而食,其间种种,“食”已经完全与人和事相联,和那绵长的情相联。
  “细吞慢嚼,品人生香美滋味;狼吞虎咽,尝莽撞利刺苦头。”这是汪曾祺在说他的最喜爱的“语言”菜所谈到的一个有趣的温馨提示。“细吞慢嚼”和“狼吞虎咽”两种不同的吃鱼方法对应着两种做事方式,“品人生香美滋味”和“尝莽撞利刺苦头”自然就是两种做人行事所带来的不同人生感受和结果了,这时候的“吃”便成了通透的人生哲理。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典故:“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这样不同常人的吃法,折射出顾恺之先苦后甜的人生哲学。李渔也同样在吃中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理。“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闲情偶记》中的这一段话,不仅仅是他的饮馔之道,更是他一生追求淡雅、自然的缩影。由此可见,“吃”中也有大学问。“吃”,也未必不藏有人生至高的境界。“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这是梁实秋老先生的食之有情,从一份萝卜汤里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这是梁老先生的食之有理。
  情理之间,人生一串。 金融1904班 潘颖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