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84期(总第445期) 2019年11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路径探析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路径探析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路径探析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
作者:党委统战部 吕戎 汪禹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联系和发挥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代表的高校统战对象优势的关键武器。认识在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特点,首先要厘清统战工作和高校工作两者的关系。
  一、统一战线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辩证关系
2014年习近平同外国专家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迫切需要统战工作激发更多更大的创新创造力。
  1.统一战线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直接力量。高校统战工作第一要务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工作。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集聚地,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力量,具有显著特点:一是自身群体相对集中;二是自身思想相对多样,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三是对外部影响相对直接,思想交流密切,并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产生“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效果。
  2.统战部门承担高校党委的重要分工。高校统战对象包括一切党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其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在高校既代表政治身份,同样具有学科和界别特点。发挥相当规模的专业人士和代表人士的能动作用,既要利用规章制度,又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和能动性,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统一战线领导体制。
  二、习近平科学回答新时期统战工作战略定位、目标任务的系列论述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需要巩固和发展什么样的统一战线,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问题,在高校具体统战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从习近平的科学论述中找到推进工作的准确施力点和评价标准,探索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体系。
  1.加强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突出战略定位。科学构建大统战格局,既是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通盘考虑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统战对象优势发挥的长效机制,亦是服务高校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推进统战工作端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必经之路。
  2.探索改进高校统战工作评价体系,直面目标任务。2015年9月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统战工作的重要定位,是新时代各基层的行动指南,为高校统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勾勒出理想途径。结合具体工作实施意见,着眼高校实际,通过分解实施细则,探索指标评价体系,将高校统战工作科学地落到实处。
  3.“同心圆”的思想创新为汇聚广泛合力定心立魂。习近平关于最大公约数的论述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有机体。结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列为一致性评价标准,党外知识分子首先必须树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上充分可靠。
  三、立足高校实践的统战工作路径
统一战线工作根本是做人的工作,马克思指出,人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取决于社会条件的。高校的统战工作实践,就是解决好方向问题、发展程度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
  1.立足时代特征,突出党外代表人士身份识别。强化党外人士的标签和身份识别,对开展统战工作具有基础意义,其关键是强化身份标签的复合性。突出作为“代言人”的身份识别。从纵向来看,党外代表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杰出贡献始终伴随着深刻爱国情感。党外代表人士是高尚道德和高超能力的代言人,宣传他们的政治认识和业务专业,是对党内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政治站位的重要方法。突出作为“传动轴”的身份识别。从横向来看,强化党外代表人士社会认同和社会贡献的识别,作为重要人才力量,党外知识分子在很多领域发挥特长优势,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全社会形成联动效应。
  2.立足培训引领,优化高校党外干部成长路径。中共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在总结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统战队伍人才教育培养作出了部署。高校应结合优势教育培训资源,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行政规章、围绕社会主义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不妨利用丰富的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先行研究、制定、出台进一步规范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制度、机制上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党外人才的相关具体措施。
  3.立足科研特点,构建成果认定工作健全机制。高校应支持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工作完成科研教学任务,支持他们积极开展国情社情和专题调研,提交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成果,开展围绕自身专业领域的社会服务。高校中党外知识分子突出成果,应结合科研认定工作实际,统筹考虑、逐级给予特殊社科成果或社会工作贡献的认定。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充分了解情况、完善方案,可以通过折算系数等具体手段保证科研认定的公平性,兼顾统战工作的特殊性。
  4.立足本职工作,促进履职尽责和学科优势融合发展。党外知识分子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工作融合开展,依托高校智库形成体系。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着重建设研究型大学,重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研究中国问题、具备中国思维的高端智库。高校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具体过程中,应发挥学科特长优势,将本职工作和其他工作结合起来,以多重身份在新时代更大的舞台上建功立业。
  5.立足品牌活动,扩大统战工作辐射影响。以更活跃的形式开展与统战对象联谊交友活动,领导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主动交朋友,沟通思想、增进共识。结合工作实际,打造品牌活动,融合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党外代表人士事迹表彰、党外代表人士关怀慰问、主题教育或专题学习等活动。寓对标找差于工作总结之中;寓榜样示范于表彰评选之中;寓学习引导于知识竞赛之中;寓联系交友于联欢活动之中。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宣传统一战线工作风采,加大宣传统一战线代表性人士和代表性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彰显统战力量。
  统一战线为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汇聚最广泛力量,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务实推进统一战线工作,通过有效的工作创新,着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切实保障党和国家铸魂育人历史使命的圆满完成。  (*本文经过摘编,原载于2019年10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