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校精心组织开展了“南京财经大学追梦人”的评选工作。经各基层党组织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南京财经大学追梦人”10名及提名奖10名。他们中,有的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有的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基层管理人员,有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和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辟“南财追梦人”专栏,分期推出这批优秀人物的感人故事,引导全校师生以“南京财经大学追梦人”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朱军教授,我校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入职十年来,朱军孜孜不倦为科研,无私无我为教育。辉煌的科研成果是他一路追梦的无二见证,专业领域内崇高的声望是对他德与才的最好注脚,师生的肯定与学院的稳定发展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莫大肯定。他博览群书、远洋求学,只为归来发光发热;他用最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出于热爱,也出于责任;他尽心工作,用最亲和幽默的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深谋远虑。十年科研须臾过,一片冰心在玉壶。朱军用自己的人生谱写着“南财追梦人”的感人故事。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04年9月,朱军从一所普通的省属高校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财政学硕士研究生。回忆在北京的那几年,朱军说:“那是我最艰苦、最奋斗的一段日子。”一方面是来自生活的压力,本科毕业超过24岁,应该是男孩子独立生活的年纪了。读研期间,他做了七八种兼职。除了去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兼职,他还去出版社、期刊编辑部做过编辑。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读研期间,他曾经的大学本科同学已经能够独立生存甚至赚钱养家,而他还是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因为囊中羞涩,他甚至不好意思去参加同学聚会。“其实人生阅历还是应该丰富一些,通过这些兼职,让我明确了以后不进企业坐班,而是继续做研究的想法。”由于亲身体会过这些压力与困难,现在,身为研究生导师的朱军,总是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常常会给研究生提供一些助研劳务,努力帮助他们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即使生活艰难,朱军依然凭借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坚持继续在中央财经大学读博。那时,学校的财政、税收课程内容比较空洞,刚刚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北大、中财等院校引进了很多外国老师,讲的都是最前沿的成果。刚开始时听不懂,他就买书在课后潜心研究;对于一些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内容不深的课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博士生公共财政理论等,他就每周2-3次骑车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旁听,持续了近1年半。同时为了生计,他除了上课,还要挤出时间做兼职,帮助别人做一些课题项目的基础性工作,如打字、查找资料等。他说:“到南财之后这几年发表论文、出版书籍等,都离不开读博期间的这种积累。”
朱军深知求学机会来之不易,他一分钟也不想浪费,在学好专业课之余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他说:“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发现我身边的老师、同学水平都很高。于是,我把精力投入到阅读中去,渴望努力提升自己以缩小与他们的差距。慢慢我发现,当一个人拥有海量阅读之后,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就完全不一样,人生意境也会不一样。”年轻时养成的阅读习惯,他一直保留至今。即使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朱军依然会每周阅读《中国经营报》《财经》等报刊,了解我国最新的经济动态、商业模式。他鼓励学生,本科期间要有1万小时的阅读量,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要有10万小时的阅读量。他说:“阅读在短期内裨益不明显,但总有一天,庞大的阅读量会带领读书人更上一层楼。这就犹如想要建筑耸入云霄的高楼,打地基的日子总是艰辛漫长的,但地基是一切的基础。”
正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言,朱军积累、坚持、奋斗,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坚定前行。
“让大家知道南财有我,知道我就能更加了解南财”
2019年5月,朱军主编的《高级财政学Ⅱ-DSGE的视角及应用前沿:模型分解与编程》正式出版。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教授为其作序,序言中说,“该著作在国内财政政策研究领域里首屈一指,是打好财税理论研究基础、追踪财税前沿研究问题的重要参考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评价道:“该著作的内容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其中的宏观财政理论建模过程、推导结果体现了研究的严谨性。与此同时,该著作提供可复制的编程、推导和观点讨论可以满足政策实验的需要,也同时体现了科学性和政策研究的严格要求。”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了同行学者的认可,业内对这本著作的肯定可见一斑。对于这本心血之作,朱军说:“希望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全国财税、金融等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研究生财政或金融课程时,都采用这本书作为教材,或是把这本书当作科研进阶的阶梯。”
2009年,博士毕业的朱军来南财就职,开始了他的十年科研梦。卸下了生活负担的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热爱的事业中。他不能接受“996”的坐班制,却对“167”的科研生活乐在其中。所谓“167”就是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每周7天无休。每天在写论文、编程序、演讲、参会中马不停蹄地连轴转。“我评副教授之前的研究成果很乱,为了发表而发表。近几年,我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文章的质量上,每发表一篇文章在全国都要有影响力,要被引用,要首创。”朱军说起科研时充满了激情与希望。入职南财的十年中,朱军凭借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在动态财政经济学和宏观财政政策建模与编程领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他谦虚地说:“一开始我都没想过能走这么远,是阅读、跟踪前沿知识让我重新定位了更高的人生追求,我要在专业里有所建树,在专业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一本《高级财政学Ⅱ》凝结了他十年的心血。十年间,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Matlab和Dynare编程,甚至远洋求学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商业经济学院、德国经济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学期间,他在3所德国经济学研究的顶级机构再次旁听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货币经济学、结构计量经济学、高级财政与货币等课程(含对应的习题课),每周5天坐地铁往返于各个学校。朱军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扎实的数学基础,回国后将相关科研成果推向了全国的前沿。他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的论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论文《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017年第1期《中国工业经济》)获选“2017年国际发展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TOP10”,该论文的概要将呈现于《世界经济年鉴2018》。朱军为自己塑造品牌的同时,也让南财的品牌更加厚重。他说:“我舍不得离开南财,要让大家知道南财有我,知道我就能更加了解南财。”如今,他又开始继续追逐新的目标,正在建立一个自己的数据库,利用宝贵的数据做一些独有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进行另一个财政学科集大成的成果《高级财政学III:空间财政学》的编写。
“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朱军在中央财经大学读研时,他的导师再三告诫他们“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朱军对此是这样理解的,他说:“当一个人有了一定财力之后要奉献社会,要有廉政廉洁意识。我们所从事的财经工作是很危险的,每天都在跟钱打交道,财政是帮国家理财,金融是帮银行理财,会计是帮企业理财。每天经手的钱进进出出,经济犯罪往往就是在一念之间。(下转二、三版中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