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强调将互联网自消费领域拓展向生产领域,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兴范式,促进产业发展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深化产教融合。“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改造,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变革要求,如何顺应“互联网+”下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互联网+”时代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和机遇。
一、“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依托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逐步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催生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范式、新模式。
(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逐渐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互联网+制造业”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实现了产品的革新与业务转型,增强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性。“互联网+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现代化、跨跃式发展的新引擎,提高了农业资本、劳力、土地等生产资源与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更优化的资源配置率,也开启了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变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服务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分享经济发展,催生新型服务范式和商业模式,带动传统制造服务化和传统服务高端化。
(二)产生了“互联网+”产业集群。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为产业集群高端化带来了弯道超车机遇,形成了一批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务的新型产业集群。“互联网+”型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组织,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增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高校、政府部门等组织机构之间的知识临近、制度临近、组织邻近和社会临近,加快知识扩散进程,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价值增值。
(三)衍生出新的经济范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不同产业之间跨界融合,催生出大规模的高端智慧型产业和新型的经济范式,如云服务和大数据新兴产业快速发展、3D打印产业正在兴起、物联网产业崛起、培育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数字时尚产业、创建平台经济、拓展电子产业链等。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人才输出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产业升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然而对比于产业界对其的响应程度之迅速,我国教育界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不足。产业发展的适岗人才缺口和高等教育人才供给迟滞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同质化难以满足市场对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高校毕业生始终面临就业难等问题。
(一)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输出结构失衡。国内高校普遍探索综合发展的道路,多忽视实践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多数弱化办学特色而重视办学层次,导致人才培养的类型模糊而单一化,从而形成了大学生毕业容易就业难。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分配标准,高校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多数分配在基础研究上面,创新科技成果难以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创新型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人才供求失衡。
(二)人才培养手段陈旧,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国内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仍旧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在线学习设备,但是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使用率极低。封闭的课堂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扮演着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配合教师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机会,书本内容陈旧,甚至脱离企业实际需求。专业实训课程开展难度较大,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将理论教学知识有效转化为专业技能的一些环节多数简化为参观实习、自发实习等“放养”式管理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探索与实践的推进过程与预期不符,双方合作动力不足。
三、将“互联网+”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探索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动态调整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进化,现代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进行变革,逐步引入多媒体交互、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进入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时代。
(一)产教融合教学,优化教育人才供给。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高校在遵从学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兼顾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主动调整或增设学科专业,使高校的创新科研项目更加趋近于产业发展的创新目标,从而为产业拓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必须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校企合作网络化提供基础性的互动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资源和经费在校企共建共享设备的投入,构建网络化的学习资源库,共建在线学习平台、远程互动课堂等;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建设虚拟仿真技术平台。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人才培养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开展如慕课(MOOC)、云端课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知识的教学需求,也是一个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感知能力的多维体验过程。但是,“互联网+”时代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是“互联网+”式的,高校应将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相融的混合学习形态,探索“自带设备(BYOD)”“翻转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本文经过摘编,原载于2019年04期《环渤海经济瞭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