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77期(总第438期) 2019年6月1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上接第三版)(上接第三版)浅析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新举措浅析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新举措浅析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新举措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
作者:法学院 李骏

  教育生态学强调教育的生态环境以及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教育过程的生态平衡,校园公共艺术因“艺”生“境”,由“境”生“情”,由“情”入“心”,其独特的过程感悟性、教育者与受教者的无意识性、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超越性,无一不潜隐着意蕴深长的德育意义。
  一、教育生态学与潜隐德育的共通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理论,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克雷明教育生态学与潜隐德育的共通性:一是克雷明把教育看作“一个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得出或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代际之间有意识而为之的教育与成长,也包含着更为多样的各种教育机构或教育元素进行的渗透性教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场域,相互影响与牵制,这与德育构成的场域是相通的。二是克雷明认为家庭、博物馆、科学社团、学校等教育机构之间会相互作用,既互为补充又相互独立,既和谐一致又矛盾冲突,这一特性与潜隐教育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一致。三是克雷明提出了综合地思考、有联系地思考和由公众来思考这三种思维方式,这三种思维方式对于关注全社会教育情境整体、尊重个性与多元需求的潜隐德育同样适用,并能够耦合。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校园公共艺术
校园公共艺术何以成为一种适当的教育方式或教育内容?这是由校园公共艺术的特性以及其与教育生态系统特征的对应决定的。校园公共艺术用多样化的外在审美形式塑造作品吸引受众,其“艺术性”对应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公共艺术作品身处“公共场域”,面向“公众”,表达或体现“公共意识”,这一“公共性”特征对应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社会符号,承载着一定的社会精神,其目标是要将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相统一,使作品与所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整体一致,从而凸显其社会精神内质,这种“内外和同”的和谐性正是教育生态学系统性的原则或目标。因而,校园公共艺术如同缩微版的教育生态系统,其作品自身或与人、与环境的关系,都遵循着生态学的运作规律。
三、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
大学与城市文明相伴相生,大学校园顺理成章成为城市形象尤其是文化形象的代言,既要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质,又需展示大学自身的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还要随着时代变化考虑在校师生的公众意识。从古到今,由内而外,校园公共艺术无法脱离教育生态学的范畴与规律。因此,在这一情境下,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实现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校园公共艺术物化形态的审美性回归。纵观中西方思想史,“美”与“德”自古以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美育德”在中西方历史与现实中从未退场。然而,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诉求多元、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文化大碰撞的冲击,使社会陷入了道德价值观多元化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困境。放眼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政治说教和概念堆砌的作品比比皆是,牵强附会的德育功能超越或完全替代了本原的物化形态的审美,导致校园公共艺术本质与艺术效果的偏离,从而造成了校园艺境的破坏与文化传承的断裂,使之失去了应有的大学原生态及精神内质。因而,校园公共艺术首先应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如与校园建筑的和融,对校园文化恰当的表现形式与技法,以及与校园历史、城市形象、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一脉相承。
  二是校园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塑造。西方学者罗伯特·帕特南指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于大学生而言,公共精神应当体现为在思想境界与行为态度上,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自觉维护,并具有主体自律精神、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自我教育与完善等品质。因而,大学校园景观艺术应多采用教育家等名人雕塑、体现运动与友爱精神的人文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精神的古典园林布局、纪念中外友好或校友情谊的林木群、积极上进精神内质的公共艺术活动等,使师生们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从而达到理想信念的一致以及行动的自觉。
  三是校园公共艺术的文化品格渗透。“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具有现代风貌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品性与风格,是大学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主、富于批评等精神因素的整合,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它与公共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公共精神强调一种参与性、共通性、基础性与宽泛性,那么文化品格则更为强调主体探索性、自觉传承性以及学术与管理的个性。因而大学公共艺术作品、活动与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应当体现独特的文化品格,或展示校史校训校风,或彰显师生风范传承,或体现浓郁地域文化与城市品性,总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湖一石,皆能承载故事、彰显个性、展示文化品格传承。
  一言蔽之,审美物化形态、公共精神、文化品格三者是校园公共艺术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三个层面,因表层物态之美而引发愉悦之情、振奋之情,产生道德、责任、义务等多方面的共鸣,久而久之形成独具魅力而又悠远深厚的文化品格,这样的过程本身便契合教育生态学互相联系、互为作用而形成有机统一动态平衡的机理。因而,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探索校园公共艺术的潜隐德育价值与实现,是新时代实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所作的有益尝试。
   (注: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成果摘编,课题编号:DJ201611)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