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全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艺术教育的正确方向,探索适合不同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新机制、新范式,从而全面提高“立德树人”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成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是由两个词汇聚一个词汇。“立德”,最早应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这里的“立德”“立功”“立言”强调的是道德的价值和意义。《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树人”以道德的形式确立下来,并为实现主动建构文化提供了思想溯源。“树人”则重视学校对学生自身的道德建设,帮大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立德树人”中的“德”是具有新时代内涵的道德教育,它是新时代对教师教授知识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什么人”的道德文化的过程。
二、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
艺术教育教学作为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也是通过艺术教育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一)“立德树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教育兴则国兴。我们要从德育入手,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从树立学生的内在品德和外在行为规范入手,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德”为标准,以“德”为要求,将社会主义“中国梦”向前推进。
(二)“立德树人”是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的必要要求。艺术教育将音乐、舞蹈、美术、电视等不同艺术种类的理念融合起来,既能从专业角度去探索,又能从美育的视角去界定,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立德树人”重要观念,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路径
(一)艺术教育为“立德树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现载体。艺术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要积极稳妥的利用好艺术教育这种好形式,积极探讨学校的艺术课程如何与“德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提升艺术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同时,我们应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现道德的伟大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和辐射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学科到专业均可以将知识系统潜移默化地融合进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把德育融进艺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支撑起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艺术教育教学走向公共生活。
(二)艺术教育活动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首先,我们应探索“立德树人”的柔性艺术教育模式,将德育作为大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生命机制和创新活力。信息时代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然,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艺术作品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要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柔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以正能量作为大学生的生命精神体现。其次,实现柔性的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学科和课程的积极配合。艺术教育是积极拓展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入口,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各学科建设的“第二课堂”,自身有着“适合性”的教育特点。我们要以“立德树人”的艺术图像去影响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主观化艺术处理的图像来表达德育教化的显现程度,使大学生感受到远大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道德目标的重要性。
(三)通过“互联网+人文学科”的微课形式建构“立德树人”的实践效果。高校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还需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形式在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互联网+人文学科”的微课程建设中,我们应通过手机、IPad等小型的媒体接收设备,把富有创新的艺术知识呈现出来,让大学生近距离、短时间、立体化地学习先进事迹。这样,我们既能将艺术教育资源以最贴切的图像、话语对学生进行施教,又能从侧面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自我转变和提升自我道德判断能力。
(四)大学生艺术社团为艺术教育提供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生艺术社团在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是以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作为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艺术社团发挥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导向,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
总之,高校的“立德树人”的艺术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新要求,是“互联网+人文学科”最好的教育载体。不同高校对于“立德树人”的艺术教育形式把握不同,也显现着不同的教育策略。高校的艺术教育可以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全过程育人,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掌握。在全过程育人中,大学生艺术社团应采用柔性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成果摘编,课题编号:DJ201705)
本版特约编辑:陈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