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73期(总第434期) 2019年4月1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屹立与风屹立与风屹立与风屹立与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启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启事(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本报编辑部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勤以书为伴,一路且行且歌
——访我校“借阅达人”蔡文嵘、冯银东






  近期,《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2018年校内阅读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我校工商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蔡文嵘年借阅册数达210册,摘得“借阅达人”头魁;法学院2017级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冯银东年借阅册数达136册,成为研究生中的“借阅达人”。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两位“借阅达人”,听一听他们与书为伴的成长故事吧。
   蔡文嵘:书籍铺就诗和远方
“阅读是一个以现实管理问题为导向,在书中寻求解决思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搭建并完善学科知识框架的过程。”这是蔡文嵘的阅读心得。他坦言,自己刚进入大学时,认为管理专业仅是些理论,学管理就是读读背背。“管理是一种逻辑,哪里是死记硬背!”直到侯立军教授告诉他这句话时,他才发现,其实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正是在帮同学们搭建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逻辑。有了对学科认识的正本清源,他一下子燃起了学习的兴趣。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蔡文嵘的修行就是通过课后的阅读,来完成在逻辑基础上对具体管理方法的学习、了解管理工具的应用,以期形成专业胜任力。比如老师上午讲了薪酬管理一章,他下午就会去图书馆翻阅薪酬管理相关的书籍,细化学习具体的薪酬管理工具,了解实务操作流程。
  借阅流水单上的一个个书名,就如蔡文嵘“修行”留下的一个个脚印。他做到“踏石有印”的“秘籍”就是:构建某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的是系统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看一套完整的丛书或译丛。工商管理学院的院训“管理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出自斯图尔特·克雷纳的《管理百年》,这句话也一直被蔡文嵘铭记在心,并激励着他紧跟时代,不断进取。
  蔡文嵘多次提到工商管理学院的张辅群教授,张教授不仅为他的阅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还成为了他一路上答疑解惑的引路人。“教授是管理咨询方面的行家,他的课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三时,我们在修读他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时,教授拿出了一套价格不菲的企业ERP系统让我们学习,这件事我一直十分感动。学习了这个系统后,我发现之前学到的各个门类的管理知识全部都能整合在一起了。经过这样的整合,我对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了专业胜任力。”蔡文嵘充满感激地说道。
  蔡文嵘最开始的梦想是修读建筑类专业,他坦言当年来到财大工商管理专业颇有一种被“逼上梁山”的感觉。但经过在校这几年的学习,他硬是把当年的“梁山”变成了充满理想信仰、驱动青春启航的“井冈山”。“每个专业的开设都代表一种社会分工,是就业市场上的一个细分市场。面对所学专业,仔细分析该专业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以达到这一细分市场的第一市场占位。”蔡文嵘表示,“在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课程中,我所作的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表明自己的性格适合做职业经理人,从那时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高级职业经理人。”目前,蔡文嵘如愿以偿,成功签约苏宁1200工程管培生。
  提起阅读,不得不提起蔡文嵘的童年。“我母亲是一名思政老师,父亲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家里一般很安静,非常适合阅读。”从小浸染在书香环境里,当同龄人喜爱看电视、玩电脑时,蔡文嵘却钟爱看书。在电子书普及的今天,他依然喜欢捧一本纸质书阅读。他说:“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思维会因翻阅而活跃,翻阅可以帮我快速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大脑处于对信息理解检索筛选的积极状态,这是我在看电子书时左滑右滑所没有的思维状态。”
  “当阅读成为习惯,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先贤的智慧之光照亮宇宙、启迪心智;那里有前人的经验如灯塔一般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那里有实用的技术方法锤炼你的专业竞争力,培养你的一技之长。”蔡文嵘感言,“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地生活,理想与奋斗的交响之中,书籍将铺就青春的诗和远方。”
冯银东:书香成就梦想
“南财的图书馆书籍种类繁多,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当得知自己成为了2018年我校图书馆研究生中的“借阅达人”时,冯银东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冯银东真正爱上阅读始于初中时代。因为在县中上学,每至双休日,新华书店就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他一有时间就去泡书店,尤其喜欢读历史、军事、玄学类的书籍。中学时,对历史无比痴迷的冯银东不背书本知识点,仅凭借课外阅读储备知识就能取得班上的最高分。如今,随便提起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并带有鲜明的个人见解。
  冯银东深知,自己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唯有靠自己双倍的努力才能走出县城,闯出一片天地。所以,他比别人更努力,也比同龄人更成熟。“我不是聪明的人,所以只能多下笨功夫。”冯银东这样描述自己。天道酬勤,最终他如愿从淮阴师范学院考入我校,成为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当谈及为何不选择历史专业,而是投身法学专业时,他表示,“历史其实是我兴趣特别浓厚的一个爱好,它会让我的知识与思维更加广博;而法学能给我带来被需要的责任感。”
  研究生的上课方式与本科生不同,冯银东一开始并不是很适应,特别是民法原理课程,教授博学广识,思维开阔。他刚开始上课时经常跟不上,心里十分焦急。后来,冯银东经过大量的阅读和自我调整,慢慢在专业上站稳了脚跟。读研期间,冯银东的硕导焦富民教授对其影响非常大。焦富民教授平时非常热爱阅读,且笔耕不辍,他重视阅读的理念也传递给了学生,不论是在师生见面会上,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焦教授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平时一定要多阅读。正是如此,冯银东意识到,法学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它需要别的学科来提供养料。于是,他在阅读的世界里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一名法学研究生,冯银东阅读的不仅仅是法学类专著和历史书籍,还有军事题材、医学类等读物,可以说是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正是有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冯银东在聊到最近准备开题的省级项目时,条理清晰又逻辑严谨地为我们进行了展开性的论述,表达了自己创新性的想法与观点。
  对于法学,冯银东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磨合出了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是走不长远的。”冯银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热爱的重要性,也用来勉励自己在法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提及日后,冯银东目前打算继续深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法学的热情令他产生了读博的想法。
  冯银东一直坚信“天道酬勤”这个道理。不管是阅读、学习还是生活,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历艰辛奋斗,才有可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同时,冯银东希望自己以及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乐观与坚强,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能以善意拥抱世界。 记者 朱慧 刘颖 刘畅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