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它引领着又一次的科技革命,它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与其说互联网是一场技术革命,不如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审视思政工作的诉求、方式、手段和受众,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新”,即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探索,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不可抗拒,“互联网+”时代的思政工作者只能顺应这一社会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对思政工作来说,既是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
(一)“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机遇在互联网独特技术支撑下的虚拟社会,有其独特的社会性,如平等共享、多向交互、超高时效性等,这些特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首先,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平台。互联网作为一种划时代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便捷,信息多元、交互性强,渗透广泛,形式多样,为我们创新思政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有助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对象开展同质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互联网是新时代的生产力。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最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资源。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作载体,其工作效能必然会得到提高。再次,互联网可以发挥传播优势,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快速化通道。随着网民数量几何级增长,互联网已成为最为活跃、势不可挡的大众传播媒介。“得互联网者得天下”,我们应该构建思政工作“集团军”,在互联网上建立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抢占新时代话语权和舆论制高点,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作用。最后,互联网缩短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时空和心理距离。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正以空前的态势零时空地发生着碰撞和融合。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科学理论。
(二)“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使人类面临一些从未遇到过的社会问题。如人际关系淡化冷漠、不良文化时时污染网络空间、西方意识形态无孔不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等都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判断能力的挑战。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同时,一些思政工作者网络信息意识淡薄,对互联网的特点认识还不充分,开辟和占领网络阵地的紧迫感不强。其次,对教育对象信息判断能力的挑战。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7.72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30.0%;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19.6%和23.5%。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规模最大,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处理能力有限。再次,网络社会面临西方普适价值观的挑战。在过去30年间,美国凭借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发动着抢占信息空间和实现网络话语霸权的“信息战”,其中包括宣传西方普适价值观。“网上精英”已对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法治、正义、政党政治等概念产生误解。最后,面临预警网络风险的挑战。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网络社会的隐匿性给一些图谋不轨之人有可乘之机,如何规避网络风险成为新时代的新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新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体相互渗透,其开放、互动、共享等特征,让全球范围内不同网民相识,不同思想观念短兵相接。我们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不断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新探索。
首先,加大互联网技术投入,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共享平台。美国掌握着互联网核心技术,全球13台根服务器中有10台在美国,全球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是由美国人提供的。美国把网络定为与海陆空、太空并列的军事“行动领域”,并随时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攻击。掌握互联网技术便可以用技术优势来管理信息,达到在网络空间形成话语霸权的目的。我们应该加大互联网方面的技术投入,掌握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多领域共建共享,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形成清朗的网络氛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无障碍传播。
其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思政工作的主体是其效果的主导因素。“淘汰你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不接受互联网”。所以新时代思政工作者要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强化主体的政治立场、时代意识、知识储备和技术操作能力,创造条件并鼓励思政工作者走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再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方法。“互联网+”的人们更乐意“微传播”。“微传播”能够及时快速更新信息,利用图片加文字甚至视频链接等形式推送和转发评论,轻松与用户实现即时双向互动。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都是传播特定主题思想的好形式。《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全面深化改革style》《窑洞里的读书人》《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微视频都深受网友喜爱,这种传播方式拉近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距离,宣传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最后,加快网络管理和立法,净化网络环境。为了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关部门应该首先建立起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阻止不健康的信息进入网络世界。特别要加强互联网立法,有效界定互联网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由于移动客户端具有动态的IP地址,如果传播不良信息,其追踪难度必然增大。所以,我们应该提高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质量和针对性,对有害网络信息要理直气壮地予以回击,澄清是非曲直,一旦触犯底线,必须依法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惩治。
总之,互联网让全世界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同时我们又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与不平衡的世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必须发挥话语的主动权,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我们绝不能犯根本性错误。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变被动辟谣为主动发声,接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