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72期(总第433期) 2019年3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新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新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新探(上接第三版)(上接第三版)“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基于传播学理论研究
作者:新闻学院 李晞

  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也逐渐向网络转移,许多高校开始使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新平台,开创“互联网+思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就目前来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只是使思政教育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大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书面化材料整理汇编通过“两微一端”传送到学生端,这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使得整个思政传播平台陷入“取消关注”中,从而导致“互联网+思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从一开始就事倍功半。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新兴网络媒体发展步伐,探索“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对工作模式进行有效改良,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强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二、传播学理论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大学生传播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信息的过程。根据拉斯韦尔“5W”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传播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传播媒介(互联网、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受众(在校大学生),以及传播目的: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备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政治理念、较高的道德品质以及文化技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我们可以利用传播学相关的理论成果、研究方法对复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社会,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平台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些挑战。
  (一)网络新媒体技术促使传播环境复杂化
新媒体巨大的传播能力让信息的传递变成一种舆论环境,这类信息涵盖了价值导向。大学生获取的信息可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可能是片面性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构成巨大的网络舆论环境,大学生作为主要受体,必定会被这些不良信息所影响。
  (二)传播者“意见领袖”的主体权威受到挑战
“互联网+”时代传播模式的变革,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文化以及社会心理环境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改变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领袖”身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生能够通过客户端的互动对话,获得最新鲜热门的资讯,同时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专业等因素的差异,在各个“舆论社区”中被同龄人或一些专家所影响,而对高校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不屑一顾。这种认知偏差会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权威产生巨大挑战,导致信息的传递艰难,高校思政工作更加复杂。
  (三)传播内容呈现繁杂无序状态
“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传播媒体,如微信等不仅是展现个体话语的私人空间,又是公开的舆论平台,信息内容通常较为短少简洁,传递速度较快,受众范畴十分宽广。正是因为网络传递的快速、自由与随意,导致其内容变得复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质量、真伪和价值很难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控。
  (四)传播受众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能够使用微博微信等方式随意进行信息的传递,对网络内容的处置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各种繁杂的信息,大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其自身具有的价值理念、活动习惯、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对信息给予自行辨识和挑选,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主体若先入为主得到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和观念,将会极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四、运用传播学理论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过程必然遵循传播学相关理论影响,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议程设置功能”“使用和满足”等理论为增强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指导意义。
  (一)营造正能量传播环境,加强网络思政渗透力
较好的环境氛围能够对学生造成无形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隐形的教育作用。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移动客户端所拥有的转发能力能够让信息以核裂的方式实现相应的扩散。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收集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政治内容,深挖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向大学生传播具备正能量的人物和事件,将这些榜样事例通过新媒体的转发功能呈现在网络平台上,从而形成正能量网络环境。同时在转发后要保持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互动,激活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通过正能量网络环境的营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影响力,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意见领袖”权威,打造思政教育网络名师
意见领袖就是“一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这启示我们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名师,让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最新鲜的思想政治信息,及时纠正错误的价值导向,引领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舆论。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老师在“南航徐川”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章被人民日报等三百多个官方微信转发,获得上千万阅读量。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思政网络名师的打造,培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代言人,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增强网络思政内容吸引力
作为思政教育者应利用传播主体的身份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议程设置功能”,选择大学生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热点、时政焦点作为开展互动议题的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议题的互动中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不仅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更要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理想与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对受众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无形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借助“议程设置功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受众参与性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是从自我需求出发来使用媒介获取信息,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传播受众大学生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在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遇到感兴趣的信息时,会通过点赞、打赏和投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喜好。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点赞和打赏的数量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点,了解大学生获取相关网络信息的需求,让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满足大学生最迫切的思想政治需求,强化学生接受和储存思政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网络思政教育可以通过营造正能量传播环境以加强网络思政感染力;建立“意见领袖”权威,打造思政教育网络名师;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增强网络思政内容吸引力;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受众的参与性等传播学理论,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