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水沉寂,一年一世乾坤。
于成都,步入旧巷,方觅得一处沉静之地。屈曲折绕、荫凉之处隐现“翰林茶馆”四字,便乘着树影重重踏入茶馆院子中。与我所想不同,茶馆并非檐门高阁,而是一座深院。高处是绿意葱茏,低头是青砖累累。三两张矮圆桌,几方石台,加上些许木椅便成了一所茶馆,不知者还以为是进了谁家的院里呢。院后家门的漆木敦厚朴实,一如寻常的巷陌,惟有几株高大的桑榆遮天蔽日,成了天然的凉棚。
我喊了声“要碗茶”,只见手摇大蒲扇、身着白汗衫的老人从藤椅边走了过来,竟像是个地道的农民,朴实而精神抖擞。老人拿着铜壶,一副茶具,在我桌旁倒起了茶,茶香并不浓,但细闻却有一股由底而发的淡香,似竹林清韵,沁人心神。
老人继续摇着蒲扇,品着清茶。我手举着托着底、合着盖的茶碗,不知该如何品用,因为这与我所见其它茶实在两异。它不似江南细茶需沾着杯口品含,又不如老北京的大碗茶一喝一大口,它是带着盖和托的。
正手足无措的时候,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便告诉我这是盖碗茶,品前需就着托来降茶温,翻一下茶盖试一次茶的清香,半掩茶盖慢慢品茶。茶本身味清香醇,而这样一盖,将茶气茶香遮住,不令其清美俱失吗?我半信半疑喝了一小口,竟顿觉原本滚烫的茶水有一股清凉淡雅,一如秋风飒飒,松涛阵阵。而后,心顿觉安然闲寂,万籁俱无。初夏原本的燥热便在这隐幽恬淡中消隐于无,实在是令人身心舒畅。
心沉静下来,和老人聊起馆名。原来老人祖上真出过翰林,寻思便用了这名,但又怕太过起眼,于是就把牌子挂在了榆叶相映的地方,夏天一至几乎是寻不见的。老人家业丰厚,只想在晚年辟一隐幽处,安心养神,传承这流传至今的茶馆文化。
茶愈置愈香,时间的推移并没有使它味消,而更显其味感清醇,它将茶味蕴在茶底,一层一层地积蓄,化为舌尖上长久的沉醉。
茶将味沉静,将香蕴含,炼就成一种禅意,一种不张扬的含蓄,融成岁月的芳醇。一如这位老人,一如这杯盖碗茶,隐去锋芒,清芳一生。 税收1701班 赵菁/文 阳阳/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