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46期(总第407期) 2017年9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从二十万到二十二从二十万到二十二(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海趣海趣重逢重逢重逢夜游濠河夜游濠河本报编辑部师之赞歌师之赞歌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海趣

  趁着放假时期,跟着爸爸的好友,我们一家在傍晚时分来到了东海的某一处海域,去见识当地最传统的捕鱼方式———“拉钩”。
  我们到达时当地的渔民都已经下好“钩”,只待结果了。所谓“钩”,其实更多的、更重要的是绳,当地人用千米长的粗绳和网编制成一张巨大无比的渔网,渔民们在下网之前会根据海鸟的动向来确定鱼群的方位,再由几艘渔船拖着网的各个角一同在海面上对着鱼群渐渐包围,使其进入渔网之中,待夜幕降临之时由在岸边等候多时的渔民们收获。届时海面上数艘渔船会慢慢赶着鱼进网,岸上的渔民们每人抓着绳子,像拔河一般将渔网拉回,而网中鱼是多是少、是大是小、是何种类,就只能收网时才知晓了,这也是“拉钩”的趣处。拉网的渔民多为膀大腰粗的妇女,拉绳时的场面是“拉钩”的一大奇景,也因此每每到“拉钩”之时总会吸引众多买鱼的、观看的人前来,十分热闹。
  太阳已近西山,光辉散落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浪一波紧挨着一波,海风伴着海水的味道袭来,驱散夏日的炎热。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少人席地而坐,边欣赏着美景边与同伴聊天,一些小孩子按耐不住,赤足跑向海边追逐着浪花。这里没有灯、没有电,却有小孩嬉戏声、浪花滚滚声、人们低声交谈声,离开了外界的灯红酒绿,在此处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夜幕降临,海面上亮起一盏盏灯,有的是灯塔,有的是渔船,彼此相呼应。晚上8点多,蓦然电动机开始响起,坐在沙子上的人们全都站起来了,摩托车从远处陆续前来,打着车灯、停靠着的一些大货车也开起了车灯,原本平静的海边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海面上传来声声船鸣声,到时间了!渔民们蓄势待发,站在海里的、站在沙子上的、指挥的、搬篮子的……竟有几十号人。待指挥的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抓住绳子,使力往回拉,“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的口号声一时间成为了这片海域最主要的声音,渔民们脸上、脖子上、手臂上都是汗水,裤子上要不都是沙子要不就是没在海水里,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丝毫怠懈,因为稍有不对就很有可能让鱼群逃出,前功尽弃。千米长的绳子缓缓往回拉,渔船越来越显眼,沙滩上放下的绳子越来越多,旁边等候的人越来越多,渔民们的口号声也越来越激昂……9点多,这一场“拉钩”终于接近了尾声,大大的渔网里收获了不少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数量却不少,纵使是在远处观看,都能不时看到鱼飞跃而出,人们蜂拥而至,渔民们在收鱼、装篮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恭候多时的买家在买鱼了,看样子收获不错。
  我们一家也向渔民买了些,喜滋滋离去。对渔民而言这是个不错的开头,夜还很漫长,这只是开始而已,沙滩上不少螃蟹在穿梭,已有一些人在伺机而动了,新一轮的“拉钩”也已经在准备了……一个晚上,我看到了当地闻名已久的“拉钩”场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依照着大自然的规律,世代相传生存技巧,这是当地人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最淳朴的生活写照。“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愿每一个在灯红酒绿、高楼大厦的都市生活下的人仍能像当地渔民一样寻得一方净土,得到一片安宁。 财政1602班 林秋选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