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大家谈
编者按:日前,备受关注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两会”期间,我校师生纷纷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方式密切关注“两会”,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展开热议。现在,让我们一同跟随记者的步伐,听听南财人对“两会”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吧!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优质”“双一流”建设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是党中央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一年的教育工作做出的要求,也是民众一直关心的话题。高等教育要想做到“公平”和“优质”两点,仍需要继续努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几点要求,如重点高校应继续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完善高等院校扶贫政策体系,调整中西部高校发展规划,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认为,高等教育想发展得更好,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才能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自已始终以传递这种意识为己任,希望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各方面都能出色,将来为我们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桂玲老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能像追求经济利益那样急功近利,教育重要的是素质培养,需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是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让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专注于教育工作。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认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老师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将其主要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优质培养,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这几年党中央对教育发展这一领域始终非常重视,各地高校也不遗余力地落实人才培养和学校体制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大好发展局面。 ———会计学院巩世广老师
“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提到以“双一流”为契机,努力破解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失衡问题。我认为,高校如果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制高点,应通过发展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特色学科来实现。在“双一流”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学校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潜力,也要注意部分高校对某一行业的影响。“双一流”本身就是一个择优资助的概念,优中取优、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如果兼顾了不同类型高校、学科的长远规划和平衡发展,那么“双一流”建设必将大幅度改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 ——新闻学院周根红老师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伪命题”
随着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一再被提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社会把大学生和就业问题“放在火上烤”。学校除了每年举办春、秋季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之外,还可以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让大学生在提高能力、增长经验的同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多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我认为大学生应调整心态适应社会,通过提升自我达到企业招人的高标准。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同学们应该对自己正确定位,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 ——外国语学院孟德明老师
就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但找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比较难。部分毕业生会比较看重公务员之类的“铁饭碗”工作,可是这样的工作岗位数目是一定的,并非人人都可以得到。很多人一开始只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还是选择了待遇良好、相对稳定的工作。回想自己找工作的日子,辛苦劳累,四处奔波,有一种重回高考冲刺的感觉。想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多去尝试,多争取不同领域的实习机会,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大学期间培养较强的抗压能力也极其必要,出了学校,难免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学期间下意识地磨练自我,养成良好的心态,这对于将来步入社会一定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艺术设计学院高莹同学
关键词:环境保护——“蓝天保卫战”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号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表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不能粗放无序。从我的角度看来,如果由企业承担排污的成本,那么排污量将会大量减少。政府要“在位”,防止环保部门前脚一走,企业便继续大肆排污的现象发生。政府要落实监督工作,撸起袖子将部署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校的环保教育也应同陈吉宁部长所说,不仅要迈入校园,也要进课堂,进宿舍。但是,空喊口号是没用的,我们必须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绿色世界。我希望未来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打造出一个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 ——经济学院曹艳老师(下转二、三版中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