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31期(总第392期) 2016年10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六秩华章 全新启航
——奋进中的南京财经大学掠影








  60年,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短。
  从1956年到2016年,从粮食学校、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筹)到南京财经大学,任凭时光荏苒,任凭空间转换,不变的是南财人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奋力拼搏的精神。
  这是一次又一次“裂变”和“聚变”的飞跃,是一个又一个凤凰涅槃般的跨越。在回顾这60载风雨历程的时刻,请让我们记住这些不平凡的历史瞬间。
  1956年6月28日,粮食部决定由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四省粮食厅和上海市粮食局联合筹办一所粮食工业学校,校址确定在南京,规模为两千人,学制三至四年。1956年12月13日,粮食部下发[56]人教张字第267号文,批转高教部同意建校的通知。根据当时全国粮食系统在职人员的培训任务迫在眉睫的实际情况,粮食部于1957年4月2日发文,决定将原定的“南京粮食学校”定名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这是粮食部继北京中央粮干校和上海粮干校之后举办的全国第三所粮干校。1959年4月15日,“粮食部南京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
  1973年10月28日,时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原江苏省革委会商业局下发苏革商政[73]第017号文,将“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粮食学校”。1979年10月29日,粮食部商请江苏省同意后下发[79]粮教字第11号文,将“江苏省粮食学校”改名为“南京粮食学校”,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新的形势下,粮食部于1980年7月在九江召开了全国粮食系统教育规划会。针对当时全国粮食系统职工的文化水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较落后,而粮食学院和有关院校对口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学校正式向粮食部报告,要求在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南京粮食学院。
  1981年7月11日,教育部下发教81教计事字157号文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南京粮食经济学院,院址设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南京粮食学校为基础建校,学制四年,规模2000人,设置经济、财务会计、计划统计、粮油储藏等专业,由粮食部与江苏省双重领导,以粮食部为主”。1981年7月20日,粮食部下发粮教字第11号文,确定增设南京粮食经济学院。1981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增设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的通知。至此,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江苏省第一所独立建制的财经高等本科院校,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党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深化改革,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并正式向国内贸易部和国家教委提出学院更名的报告。经国内贸易部同意,国家教委于1993年5月6日下发教计[1993]64号文,批准“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以拓宽学校的专业范围、服务方向,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1998年春夏之交,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1998年7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8]21号),决定对原机械工业部等九部门所属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93所普通高校原则上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南京经济学院也列在其中。至此,学院正式隶属江苏省管理。这给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学院更好地为江苏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服务空间。
  1999年7月12日,江苏省教委给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下达《关于成立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办学筹备组的通知》(苏教计[1999]160号文):经江苏省教委批准,决定成立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办学筹备组。三校合并办学筹备组的成立,标志着三校联合办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驶上了快车道。
  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10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1999]117号文)正式批复,将毗邻学院的南京物资学校成建制并入南京经济学院,撤销南京物资学校建制,教职工和全部资产由南京经济学院统一调配。
  2000年2月15日,教育部给江苏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同意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的通知》(教发[2000]12号文),同意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同时撤销原三校建制。2000年2月16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给江苏省教委下达《关于同意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并筹建南京财经大学的函》(教发司[2000]19号文):决定以新的南京经济学院为基础筹建南京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两年。
  2000年2月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达《省政府关于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并筹建南京财经大学的通知》(苏政发[2000]24号文),同意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并筹建南京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原三校建制。从此,三校合并走上筹建南京财经大学的快车道,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曙光出现在三校全体师生员工面前。
  2000年8月8日,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南京经济学院建设仙林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学院在南京东郊仙林地区、南师大东侧建设南京财经大学(筹)新校区,按在校生15000人规模进行建设。
  筹建南京财经大学期间,学校党委成功把握机遇,以团结、发展的旗帜凝心聚力,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负重拼搏,励精图治,改革、建设、发展、创新齐抓并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03年2月23日至24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考察南京财经大学筹建情况。南京财经大学筹建组负责人、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从才向专家组汇报了南京财经大学的筹建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2003年4月28日,国家教育部给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京财经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3]143号文):“同意以南京经济学院为基础建立南京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南京经济学院建制”。2003年5月2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苏政发[2003]54号文《省政府关于建立南京财经大学的通知》:为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决定以南京经济学院为基础建立南京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南京经济学院建制。至此,南京财经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2003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给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对审批硕士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学位[2003]31号),根据批复,学校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整体条件评估,获得硕士学位单位授予权。
  2003年8月,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决定,由徐从才、董新华、王水汀、刘代宁、刘华明、凌迎兵等六位同志组成的南京财经大学领导班子正式组建。
  2003年10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成立庆祝大会在仙林校区隆重举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陈至立,国家教育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等专门为学校成立发来题词、贺信、贺电。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陆军等出席庆典。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庆祝大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2004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首批六个专业(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的10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入学,学校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
  从2005年开始,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审计学等四个专业在江苏的录取工作提升至本一批次进行。截至2016年,学校在列入招生范围的25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列入本一批次招生。
  2006年2月,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1个,同时新增西方经济学、国际法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9个。
  2006年10月28日,我校隆重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制作了专题画册、形象宣传片,凝练南财文化,弘扬创业精神。
  2006年11月19日至24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开展评估,2007年5月23日,教育部公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级为优秀。这既是对学校本科教学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本科教学建设、发展、改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奠定了本科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
  2007年,学校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开办环境商务方向国际课程实验班,2008年,学校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合作开办ACCA会计学国际课程实验班。此外,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等的国际合作项目均进展顺利。
  2008年学校招收第一批留学生,2012年,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硕士生,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9年2月,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2009年5月18日,由国家粮食局、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和学校等联合创立的“中加储粮生态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国内首个以储粮减损研究与推广为主要内容的中加储粮生态研究中心。
  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2009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学校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2009年6月6日至7日,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
  2009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共同筹建南京财经大学科技园,这是国内首家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特色和定位的大学科技园。
  2010年9月,学校新增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0年12月10日,纽约州立大学与学校合作共建的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商务孔子学院正式揭牌,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发来贺信。2011年7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访问商务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扩大了学校的海内外影响力,标志着学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1年1月,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宋伟教授参与研究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集成创新了粮情测控、智能通风、谷物冷却和低剂量环流熏蒸“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国家储备粮安全储存的高大粮仓熏蒸杀虫不彻底、湿热转移严重、易结露发热霉变和陈化快等难题,成果已应用到全国1100多个国家储备粮库以及1500万吨仓容的地方储备粮库,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2011年12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建南京财经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时任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出席仪式并共同签署共建协议,时任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先后在签字仪式上讲话。
  2012年7月,江苏省委任命陈章龙同志为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2012年,“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实现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突破,至此,学校研究生培养已涵盖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个层次。
  2012年,中共南京财经大学委员会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南京财经大学入选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013年,首批博士研究生入学。
  2013年,集服务、指导与协调三大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学生事务中心正式启用,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2013年、2014年,学校“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成功申报首批和第二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批准,学校新设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2014年4月,学校又新增公共管理硕士、食品工程硕士、国际商务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至此,学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到9个。
  2014年12月26日,凤凰·南财出版分社成立,填补了学校无出版社的历史空白,对于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4年6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并明确了“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建设目标。
  2014年12月,江苏省委任命宋学锋同志为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2015年10月29日,《南京财经大学章程》经江苏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江苏省教育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获核准实施。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本框架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2015年12月2日,学校党委下发《南京财经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南京财经大学全面综合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015年12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科技园正式开园。
  2016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南京财经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南京财经大学“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天行健,思自强。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目前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3005亩,校舍建筑面积95余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学院(部)18个,民办本科学院1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48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5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红山学院在校学生8000余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0000余人,各类在校留学生270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676人,专任教师1075人,其中教授166人,副教授46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选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选2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人,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1人。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级规划教材3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1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并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安全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成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9个,江苏省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4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0余项。7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10年,学校科研团队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近年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和《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油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产品,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现实经济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围绕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研究课题200多项,撰写了《江苏服务业发展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篇,多篇咨询报告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研究成果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现代服务业科技园正式开园,首批16家现代服务业企业进驻园区。每年举办一次“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及科隆商学院、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倾力支持。2002年5月19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学校,对仙林校区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2002年8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学校仙林校区,对学校发展表示肯定,并欣然题名留念;2003年4月1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视察学校仙林校区;2003年9月17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学校仙林校区,对学校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建设成果表示满意。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原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原教育部部长、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等领导同志也多次视察学校,充分肯定学校建设成果,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具体指导,并希望学校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六十年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六十年砥砺前行,跨越发展。2016年10月16日,我们迎来南京财经大学六十华诞,这将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起点。
  风雨兼程六十载,豪情满怀向未来。全校师生将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秉承“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精神,坚持“崇尚学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牢固树立“大财经”理念,大力实施“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人才集聚、深度开放”战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创新为翼,以务实为帆,以诚信为本,以求真为念,南京财经大学正在新的征途上起锚远航,迎接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木子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