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秋
当弯弯的月牙逐渐变圆,接近满月,新一轮的中秋又在向我们靠近。倾醉在如水的月河里,不觉就慢了时光,缓了流年,中秋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清晰。中秋的味道,中秋的家人,中秋的回忆都在倾泻的月色中发酵、酝酿,散发出甘醇的味道。
忘不了那热气腾腾的中秋月饼。每当中秋来临,大人们总是忙活着擀面皮,弄甜馅。无论是红豆还是绿豆,都事先用筛子筛好,挑选出最饱满,最透亮的豆粒,接着放进锅里煮熟,放进石臼里碾碎,捶打,然后加入糖,拌一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面皮拿出来,团一团,把甜馅裹入其中,包好,放进铁制的月饼模子里。接着在砧板上轻轻地一扣,月饼坯便成型了。最后把那月饼坯放进火炉上烘焙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月饼便出炉了。除了月饼,妈妈总爱做糍粑。把糯米蒸熟,在石臼里用木棍千锤百炼地打成软软的、黏黏的一团,揪下一小块儿,放在手中,轻轻地揉揉拍拍,做成扁扁的、圆圆的形状,然后等它变硬,变干,上炉一蒸或是放在锅里一炸,蘸着白糖蜂蜜吃,又甜又香又糯。不过小时候的我每次吃糍粑,总是会在嘴角或是腮帮上粘上白白、糯糯的一小块,嘴馋的我顾不得干净不干净,小手一抹,又“砸吧砸吧”地把它吃干净。盐水煮花生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一项。把饱满大粒的花生挑选出来,事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下锅煮。煮的时候也不用什么佐料,就清清淡淡地放些盐,煮熟后捞起来又放在盐水中冷却。有时候等不及了,捞起来,呼呼地吹几口气,然后就把花生往嘴里塞,一边丝丝吸气取凉,一边忙不迭地咀嚼,唇齿留香。
在又香又甜的月饼,又糯又香的糍粑,又脆又凉的花生后面,总有妈妈在厨房里静静忙碌的身影。小时候的我,总是等不及糍粑出锅,偷偷溜进厨房抓甜馅吃。这时,妈妈总会把我领到水池边,用水把手冲干净,然后抓一把花生把我打发走,还不忘哄我说“你先乖乖坐在那吃花生,糍粑一下就好了,听话哈。”这时,爸爸就会走过来,把我抱到沙发上,给我讲中秋节的故事,最后还不忘逗我说,“你想不想变成嫦娥姐姐飞到月亮上啊?”傻傻的我忙不迭地回答到:“想!想!我想飞到月亮上去!”妈妈也会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那你可得有双翅膀啊!”客厅里顿时一片欢声笑语。在我月饼吃多了后,妈妈也总是追着我满客厅跑,抓住我,捏着我的鼻子,把温水往我嘴里灌。
曾经的美味仿佛还在舌尖上跃动,妈妈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浮动,可我已然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吃着这异地的月饼,总也尝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就好似有谁往里加了陈醋一般,酸酸的,涩涩的。今年的中秋,一定有异地他乡的思念,形单影只的哀愁吧。毕竟,我们既有悲欢,也有离合。中秋的月饼一定藏满了思念、孤独、哀愁和怀旧,也满含了祝福、祈祷、团圆和寄托。
不论如何,回忆或许会随着我们的长大不断变浅、变淡,变得不再清晰,但中秋的月饼、中秋的味道,中秋节的一个又一个典故,还有独属于每一个家庭的中秋趣事都会或深或浅地刻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抹不掉的痕迹,然后口口相传,代代传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与家人分离时,给他们送上一份中秋的祝福,不论有多远,情在,即可;在与家人团圆时,享受那欢腾幸福的时光,要知道,人在,便好。 会计1504班 刘浩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