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218期(总第379期) 2015年12月16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历史不能被遗忘:我校20名学生出书致敬抗战老兵历史不能被遗忘:我校20名学生出书致敬抗战老兵历史不能被遗忘:我校20名学生出书致敬抗战老兵历史不能被遗忘:我校20名学生出书致敬抗战老兵我校学子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我校学子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图片新闻校报编辑部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历史不能被遗忘:我校20名学生出书致敬抗战老兵
历时2年寻访31位老兵出版《战火与记忆》




  “两年来,我们寻访了31位抗战老兵,为每位老兵拍摄了敬礼肖像照,并制作了纪录片《敬礼·老兵》,现在将他们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出版了《战火与记忆》这本口述历史的图书。”12月11日下午,在“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由我校20名90后大学生为抗战老兵出版的图书《战火与记忆》在仙林校区图书馆世界之窗成功发布。90后大学生们用这部献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沉甸甸的作品,向那些曾经为国浴血奋战如今已经是“九十后”的老兵们致敬。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在发布会上,编著《战火与记忆》的“敬礼·老兵”学生团队负责人张赛如是感慨。截至目前,这部90后向“九十后”老兵致敬的诚意之作,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20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引得众多社会人士购买阅读,纷纷向老兵表达关怀和敬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战火与记忆》还原31位老兵的8年抗战史
“我们寻访到31位老兵,记录下了他们对8年抗战的历史口述。每一位老兵的故事,就是一段抗战史:从投笔从戎的参战历程,到战时前方的浴血奋战、后方医院的生死时速,再到日军投降后老兵见证整个南京城久违的欢乐场景。”张赛介绍,《战火与记忆》这本书整整35万字,除了有每一位老兵的口述历史之外,还有学生们的记者手记和出书的心路历程感想。
  此外,江苏省黄埔同学会会长、97岁的老兵张修齐为《战火与记忆》题词作序,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当代新闻史学界的泰斗方汉奇先生也被大学生们为老兵出书的精神所感动,欣然为这本书写下了推荐语,赞扬这本书是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最好的纪念。
  除了出版《战火与记忆》之外,学生们还将老兵们的手印设计成画册。册子里有31位老兵鲜红的手印,还有他们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姓名以及当年他们所在的部队番号。
  “我曾经是,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好战士”“我讲我有一个志向,我的头可断,血可流,我的志不可缺”“我是实实在在八年抗战。卢沟桥炮声一响,我穿征衣;日本投降,我脱战袍”“如果日本人还来侵略我们,如果我还年轻,我还会选择上阵杀敌”……当讲起那段血泪与战火的历史,年逾九旬的老兵精神矍铄、目光坚定,仿佛又回到保家卫国、驰骋沙场的年代,而那慷慨激昂的话语,也让每一位阅读完《战火与记忆》的大学生们为之动容、热血沸腾。
  “梦中抹不去硝烟弥漫,耳畔停不下枪炮雷鸣,纷飞的战火化为永恒的记忆。正如《战火与记忆》的封面上写到的这句话一样,我们希望这本书还原那些平凡老兵们的8年抗战史,让他们不被遗忘!”团队的另一负责人龚晨霞告诉记者。
   4个年级学生接棒传承,心愿终成
其实在为老兵们出这本书之前,“敬礼·老兵”团队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了。2013年12月,吴春祥、张修齐、冯宗尧和程云等四位抗战老兵通过媒体向国人致歉“对不起,当年我们没守住南京!”这让当时团队最初的负责人袁启斐感触颇深。袁启斐是我校新闻学院2011级毕业生,因为在媒体的一段实习经历,他萌生了记录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想法。之后,他组建了“敬礼·老兵”团队,为老兵拍肖像照、制作纪录片。
  2014年为32位老兵拍摄的敬礼肖像合照一经发出就被众多媒体报道,乃至在今年的“9·3”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仍然被众多媒体、公益人士转发。在去年的“九一八”纪念日,团队制作的由9位老兵的故事串联而成的纪录片《敬礼·老兵》,不仅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而且视频在优酷网、凤凰网上的播放量突破近200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得无数人开始关注和重视抗战老兵这个群体。
  “纪录片完成后,我们开始忧虑起来。当时我们手上已经搜集了近10万字的文字稿,特别希望能继续为老兵出书,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队员都要准备毕业找工作,很难再继续做下去了。于是,我们呼吁了更多的热心且有能力的学弟学妹来接棒我们手头的工作,为老兵出书!现在,出这本书的团队包括了从2011级到2014级的4个年级的20位同学。”袁启斐说。
   历时2年寻访31位抗战老兵
“两年来,在我们寻访的老人中,除了在这期间过世和病重卧床不便打扰的之外,我们这本书一共记录下了31位老兵的故事。”张赛说。由于平时学校要上课,寻访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团队同学利用零星时间去离学校较近的老兵家走访,江宁、浦口甚至在常州、无锡等较远的地方则利用周末时间采访。
  “寻访老兵的过程中,因为老兵们的记性、听力和表达能力都大不如前了,再加上为了保证口述历史的准确性,对每一位老兵的采访之后都要进行三四遍的回访,基本上得花上近1个月的时间才能写好一篇老兵的稿子。最终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整本书的采访完稿工作。”张赛说。
  “寻访最难的是和老兵建立信任关系。”负责采访的吴荣荣说,“有些老兵一开始并不信任我们,同学们就反复介绍出书的目的,一次说不通,就两次、三次,最终用热情和真诚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和配合。”
  老兵们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感动。老兵胡省三自己过得很拮据,但在听说了当时学生们的采访工作都是自费的情况后,立刻到卧室的枕头下拿出了2000元,用颤抖的手把钱递给同学们。尽管最后并没有接受老兵的钱,但这让当时采访他的团队成员杜梦恬很是感动。
  由于老兵年事已高、听力退化,交流起来常常需要靠“喊”才行,甚至有的老人都已经失聪了,但一说到要来采访,老兵们还是坚持坐了起来,要看学生们在纸上写下的问题,他们再回答。
  《战火与记忆》在新华书店发行后,同学们还要到老人家里,给每位老人送上一本图书。一位老人对大学生说,我们已经是风烛残年了,我们本是凡人,本该与草木同腐,只是希望人民不要忘了那段战争历史。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本书,就算现在走了,也值了。
  历时2年,团队走访31位老兵,积累视频资料超过30小时、拍摄照片近2000张、采访文稿近50万字,最终成功完成了这部35万字的图书———《战火与记忆》。
   记南京唯一在世的黄埔伉俪
在这本书中,南京目前唯一一对在世的黄埔伉俪成为了一大亮点。“我们中国人不会亡,我们不怕死,我们只要有一滴血,都要为国家来流”,今年94岁高龄的女兵何静芳已是满头银发,面容清癯,每次说起那些战死在沙场的无名英雄都忍不住潸然泪下,直说自己做的算不得什么。
  何老告诉记者,她家里是读书人家,当年大学毕业后,黄埔军校恰好征兵,她就和几个女同学一起报名,成为黄埔15期的女兵。当时,女兵有四个专业:政治、医护、特务兵以及军事兵。因为她心思细腻,被分到医护兵专业。后来被分到了后方的一三八医院。作为护士的她不仅要照顾受伤的士兵,还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老人说,那个时候医药缺乏,有时候开刀没有麻药,只能硬给士兵挖子弹,“有的受伤以后的士兵,士气低落,我们在后方医院都是做政治工作,告诉他们中国是有希望的,不要灰心。”
  她的丈夫陈世勋是黄埔13期学员,又是黄埔15期、16期的教官。两人在那时就相爱成为夫妻,并肩作战。如今,老两口身体都很硬朗,他们居住在南京一个老小区里,房子三室一厅。他们的儿女都很孝顺,经常轮流到老人家里照顾生活起居。
   众多人士泪崩纷纷向老兵致敬
团队去年拍摄的《敬礼·老兵》纪录片在凤凰网、优酷网上播出后,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在得知团队出版的这本《战火与记忆》发布的消息后更是来到我校,向学生们寻求购买渠道。发布会现场,南京多所大学的大学生们、很多慕名而来的社会人士在看完学生们出的这本书后,纷纷泪崩并向老兵们表达关怀和敬意。
  “抗战虽已远去,历史不容忘记,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正因为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和平,致敬!”“向这些历史的创造者致敬!关爱他们是每一个后来者的责任!”“看完书后我内心充满感动,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对于这些老兵,希望社会能够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抗战往事是国家民族的记忆,却由民间在做,了不起。”……甚至还有老师当场表示要到新华书店买几本给自己的孩子读读,让孩子们从小就铭记历史。社会人士在看完这本书后的感慨和评论都让“敬礼·老兵”团队的成员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龚晨霞说,大家都自发自觉地向老兵致敬,这一点让我们很感动,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出这本书,与其说我们在记录一群平凡老兵的故事,不如说是这群老兵在一次次教育我们,让我们明白,小我之外还有大家,大家背后还有国家,而我们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张赛说,“该团队下一步的计划是将寻访到的资料、做成的纪录片、出版的这本书以及老兵们的手印集捐赠给有关抗战历史博物馆,让历史不被遗忘!” 记者王界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