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无声灯无影
朱自清先生曾写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文字绘尽了古秦淮的迷蒙醉人:悠然的七板子,明末的艳迹,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真面目……朦胧中充盈着繁华的余味,令人心向往之。
循着先生的足迹,我来到了秦淮河边。对面苍劲有力的四字“秦淮人家”即刻映入眼帘,夜幕下明媚动人。古色古香的游船四角垂灯,轻披水面,波纹四起,徐徐前行。碧绿的水似是六朝金粉所凝,厚而不腻,蒙蒙细雨中,仿佛从六朝漂来,弯弯而行。文德桥与后面的小桥仿而不重,叠而不厌。岸边楼亭的飞檐里藏了隐隐的绿光,朦胧得撩人。游船早换了电船,无桨更无声,少了丝韵味,却多了点静谧:画舫凌波,华灯映水,清风拂来,波光粼粼,如千万条银龙在水中游动。
先生当年就在这秦淮河上邂逅多名歌女,耳朵被歌声诱惑,精神被歌女降服。当然,现如今,烟花巷陌早已不复存在,但这清艳的夜景里还有隐隐印记,幽幽的河水似乎还记着那些歌声笑语,亘古不倒的楼阁里似乎还记着那些灯红酒绿。曾经的瓦肆勾栏连年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秦淮八艳流芳至今,她们不仅风姿绰约,颜容姣好,而且工于诗词,长于书画,并且心系国家兴亡,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身为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倜傥自如,贞洁刚烈,欲投水殉国,赢得陈寅恪先生为其作传;单纯率真的寇白门,“能度曲,善画兰”,兰心蕙质;品性如兰的马湘兰,慷慨豁达,痴情坚守爱情,绘画造诣颇深,故宫博物院展出过她的兰花长卷;身居迷楼的顾横波,豪爽不羁,任性嫉俗,颇有男儿风范;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出现在叱咤风云的吴三桂的生命里,引得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八艳早去,如今只能找到一座绣楼———李香君故居陈列馆。这是一座仅两层的小楼,楼梯狭窄,行走的脚步声能透过木板清晰地向上传去,拾级而上,仿佛穿过那幽幽的小梯,便可闻香君之笑。血溅桃花扇,使得脂粉味浓重的秦淮河显得有骨气了,也使多灾多难的南京城铁骨铮铮。传奇史事永远写在无声无影的秦淮记忆中。
不知何时,秦淮八绝名震四海。秦淮风味小吃名列我国四大小吃之首,取材讲究,工艺精细,外形精致,风味独特。每一味都令人回味无穷:桂花赤豆元宵,元宵软糯又有嚼劲,红豆甜而不腻,桂花沁人心脾;鸭血粉丝汤,粉丝筋道,鸭血鸭肝鸭肠口味正宗,香菜清脆;鸡汁干丝,松散而不结团,吸足了鸡汤;葱油饼,油而不腻,满口余香;鸭油酥烧饼,色泽金黄,外形饱满不破皮不含油;五色小糕,色泽诱人,软糯可口;臭豆腐,皮脆内软,酱汁浓厚;蜜汁莲藕,藕硬米软,莲藕清新,蜜汁甜腻,搭配恰到好处……估计八艳就是吃着这美味的小吃出落成亭亭少女的。六朝古都的每一处都包含厚重的历史,默默地走过千年。
密密的细雨似是从六朝飘到了如今。桨无声,六朝气息浓厚不散;灯无影,明末繁华余味无穷。漫步在悠长悠长的秦淮古街,边赏花灯盛景,边闻小吃香气,耳畔似乎萦绕着八艳的盈盈笑语,身边仿佛重现着八艳的贞烈故事。
恍如隔世。 物流1402班 王毓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