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志村同志,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我校金融学院院长、金融学学科带头人。卞志村同志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事业,迄今已近20年,2001年破格晋升讲师,200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到我校工作以来,卞志村教授无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在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一、政治合格,思想先进
卞志村同志政治立场坚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党员,卞志村同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党性。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从不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在坚持学习党的各项基本理论、方针、政策,领悟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基础上,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热情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二、潜心科研,成果丰硕
卞志村教授是我校2009年引进的特殊人才,进校前即以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著称于学术界。5年时间里,他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新华文摘》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各1部,出版《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监管学》等教材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可谓硕果累累。卞志村教授取得的这些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我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金融纵横》杂志曾将卞志村教授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专题报导。最近,卞志村教授又成功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卞志村教授在科研方面的刻苦钻研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在2012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1年10月,卞志村教授在整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我校金融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各路精英好手后,课题组正式成立并进行子项目分工设计,然后各子项目组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资料收集和初稿撰写。3个月后,初稿汇总,课题组成员齐聚南京,讨论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2012年4月,全国规划办发布当年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卞志村教授在反复推敲后选择了“我国物价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招标方向,最终将申请课题题目确定为“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2012年5月,历经多次修改的课题申报书终于赶在申报截止日那天提交给学校科研处。接下来就是近2个月的忐忑等待,8月1日终于接到了全国规划办进京答辩的电话通知。为了确保答辩成功,卞志村教授提前三天赶到北京,把自己锁进了一家宾馆,足不出户,潜心研读资料。等到课题组其他成员答辩前1天赶到北京会合时,卞志村教授又不顾劳累组织大家搞了一场模拟答辩会,群策群力,互相设问,共商答案。即使是答辩全票通过并正式立项后,卞志村教授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积极准备开题报告会。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筹备,2012年10月,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顺利召开。由于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次花落南财,这次开题报告会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校党委书记陈章龙教授更是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开题报告会成功召开的当晚,全国最年轻的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卞志村教授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但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又在校园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忙碌的身影。
三、教书育人,甘于奉献
到我校工作5年来,卞志村教授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3门专业课,授课对象近2000人次,培养研究生30名,教学工作量达5000多课时。卞志村教授还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在教学之余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2009年以来,卞志村教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1世纪高校金融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5部,其中主编3部,参编2部;2011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年被评为我校金融学学科带头人,并被苏州大学聘为金融学专业特聘博士生导师。
卞志村教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要求特别高,会指定很多书目要求阅读,会推荐外文文献要求翻译,会提供很多课题要求参与,会吹毛求疵地要求(下转第四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