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 南京财经大学

第192期(总第353期) 2014年6月1日   本期四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更多期次
 
在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突出业绩系列报告在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突出业绩系列报告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验证码:  
在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突出业绩系列报告

  中共南京财经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励精图治,负重拼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业绩。
  一、本科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
学校始终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持续深化并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持续深化并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强调夯实基础,明确导向,拓宽选择,强化实践,完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在以下四方面取得新进展:第一,全校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第二,教学计划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发展教育有序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宽基础、交叉复合、体现规范,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展顺利。第三,推进人才培养过程创新,努力实现从本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从知识掌握到文化陶冶,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实践实验等三大转变。第四,逐步建立以基本薪酬为主导的就业层次与就业率评价体系,积极引入外部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监督的长效机制。2009年以来,学校毕业生总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稳中有进,毕业生就业层次明显提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不断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系统推进“质量工程”。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抓住重点,强化落实,切实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双语教学、教学团队、实验室建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9项,包括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3种,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1项。获得省级教学奖项与“质量工程”项目169项,包括建设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教材8种,省级精品立项建设教材3种,省级“十二五”重点专业(类)6个,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奖4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31项。
  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越来越呈现出定位准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效明显的特征,“质量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
  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明显提升。研究生规模是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抢抓机遇,研究生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2013年招收硕士生650人,招生数比2009年增加一倍多。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持续增长,以每年15%左右速度递增,生源质量明显提升。2012年,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不断探索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和优化,各专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养方案,保证培养方案适应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学科的内涵与发展趋势。2011年,我校进行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依据“适应需求,科学定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支持学术型研究生、应用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方案已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导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逐步构建。学校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强化导师的选聘、培训、考核等措施,导师队伍规模不断增加,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承担国家和地方经济、行业发展重大重点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立了一支适应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教风优良、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队伍。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一系列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研究生共承担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74项,有7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19项。2012年,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接受省教育厅的评估,被评为“优秀”。
  三、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学科梯队建设为依托,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博士授权单位建设为核心,整合和优化学科资源,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硕士学位点增长较快,专业学位稳步发展,博士培养单位获得突破。2010年,我校获得12个一级学科授权,合计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点学科基本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学科门类。2009年,我校获得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又获得会计、资产评估、金融、保险、应用统计等5个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稳步发展。2012年,围绕我国粮食行业改革与发展对于高层次博士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成功申报了“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建立起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迈上了崭新的台阶。目前,学校正按照“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要求制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形成了层次明晰、结构合理、发展有序的重点学科建设布局。学校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凸显特色,争创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和优化学科资源,实行多学科协调发展与突出经济管理特色相统一,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配套、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科布局与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水平明显提高。坚持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打造我校的学科高地。2010、2011年,学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分别被评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011年,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学校遴选校优势学科2个、校重点学科5个和校重点建设学科4个,初步形成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校重点学科建设层次明晰、学科结构合理、滚动发展有序的重点学科建设布局。
  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实体化,学科平台体系逐步健全。学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的实体化进程,在人、财、物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鼓励成立各类、各层次的实验室、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基地等学科建设平台,并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要求以及建设优势,选择重点平台加以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局粮油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粮食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公共财政研究中心2个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重点学术研究机构,以及一批学校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学科平台体系。
  四、科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学校科研工作始终贯彻科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服务学科专业建设要求的精神,不断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三高一费”较快增长,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不断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有效凝练方向、汇聚队伍。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建成国家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5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8个。2013年,由我校牵头的“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这标志着我校内涵建设水平和行业影响力跨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正以此为平台,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凝聚和辐射作用,着力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不断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有效凝练了学术方向,汇聚了学术队伍,构筑了一批学术高地,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一批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信息化建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高一费”持续较快增长,科研整体水平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我校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校重奖期刊上的论文1321篇,其中一类期刊45篇,二类期刊306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27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3项,省部级项目189项。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为例,2009年立项数仅为8项,目前每年立项数在30项左右;国家级项目申报渠道也逐渐拓宽,除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等;2012年,我校成功申报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获得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以来,我校教师共有4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含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2010年我校科研团队参与完成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学校高级别奖项的重大突破。学校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纵向、横向课题经费到账额从2009年的145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110万元,2013年预计将突破4000万元,2009年至今科研经费总额已逾1亿元。
  主办、承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数量大幅增加、水平明显提升,显著增强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以来,学校组织承办了50多场重要的学术会议和论坛,如每年一次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纪念中加建交40周年加拿大文化周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研讨会”、“2011中国会计高层论坛”、“科技金融研讨会”、“小额信贷国际论坛”、“‘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共同富裕’经济理论研讨会”、“第八届高级数据挖掘及应用国际会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流通与合作经济研讨会”、“‘管理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暨科研工作会议”、“2012年全国粮食经济理论研讨会”、“国际质量·安全·信用论坛”等,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研氛围的提升,显著增强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校园学术氛围进一步活跃。2009年以来,全校共举办“南财论坛”91场、“南财视野”6场、学术讲座1193场,大大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这些报告和讲座让我校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接触名家,通过与专家的接触,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结构,激发和引导广大师生投身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以省局共建为契机,坚持政产学研一体化,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努力推进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学校教师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瞄准现代服务业和大粮食学科的发展,推进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把我校打造成全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地;全国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研究、政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四大基地。2009年以来,承接各级各类横向委托科研课题300余项,横向到账经费4000余万元。学校2位教师入选南京“321引进计划人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学校一名教师荣获首届仙林科技城“三创”(创业、创新、创意)嘉年华活动“创意之星”荣誉称号。
  一大批科研机构的成立和运行以及大学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渠道。江苏省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作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长期有效搭建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平台;2010年,学校分别与江苏省(下转第四版)
供稿: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南京财经大学校报 版权所有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