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又到了过年的时候,年味在小小的村子里越来越浓。
计算着过年的日子以及外出亲人回家的日子,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办起了年货,玉兰片、水磨年糕、糖年糕、腌制的鱼和肉、灌好的香肠和多种口味的馒头,或是放在缸里,或是挂在窗口通风,阵阵飘香,引得小猫小狗叫得更欢了。
自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回天庭”后,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便一刻也不得消停,噼里啪啦的小炮竹声伴着孩子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将小炮竹扔进水里看它爆开时激起阵阵水花,或是将炮竹灌进废弃的易拉罐里看它把易拉罐变成自制火箭,又或是悄悄将其放置在马路中央,若是传来“嘭”的一声,便是哪家急行的车子压在上面了……常听人说,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许是高楼林立的民宅里,比不得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少了些邻居间的互动,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受到了限制。放假、旅游、娱乐、吃年夜饭似乎成了春节的全部主题,却忘了春节还有更重要的活动———祭祖。在广大农村,祭祖俨然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二十四即过小年,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庭院,炒上花生、瓜子之类的以供正月里招待宾客。真正开始摆桌点香、烧纸钱、放炮竹是在年三十的中午,这也是正式祭祖的开始。大家长幼有序,挨个磕完头,长辈往往教导小辈们,感恩为做人的本分,报恩是做人的责任,多烧些纸钱给先辈们,对于今天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先人的庇佑,要记住这些为家庭奋斗过的先辈。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自是不可忘掉祖先的。在放鞭炮之前,家中男主人必须得先在神案前烧些香和纸,将素菜装上一碗,倒上一杯酒,放在神案之上献给祖先,意思是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祖先福荫。或许比不得城里大酒店的豪华年夜饭来得精致,农村里的家常便饭,倒也摆满了一桌,一家人围坐着却也吃得欢畅,毕竟是家人亲手做的,包含了一家人的浓浓温情。
虽说现如今网络发达,选择众多,很多人不再像以前一样等着《春节联欢晚会》,但是在农村,守夜必看春晚的传统依旧保留着。即使现在“吐槽春晚”成了一种时尚,但是在很多人的心中,伴着春晚的新年钟声迎接新的一年,已然成了一种习惯。除夕守岁,老一辈的人往往会跟孩子们讲讲“年”的由来,虽说已经听过很多遍,但是孩子们却依旧兴味盎然,甚至会学着老一辈的口气抢着讲:“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时不时地乱吼几声当做“年”的叫声,引得一屋子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伴着大家的欢笑声愈加浓郁。 会计1301班 姜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