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休闲西装,架一副深色眼镜,与约定时间分秒不差地到达采访地点,这个理智稳重,有着良好自控力的高个儿男生,便是我校金融工程1002班的张亚飞同学。翻开他的简历,着实漂亮:连续三年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三等奖;申报并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两篇论文分别被第六届WTO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第四届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国际会议收录……开学伊始,张亚飞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并顺利完成我校国家奖学金答辩。现在,让我们跟随他的步伐,一起回顾他的成长历程吧。
明确目标,踏实准备
“我是一个目标导向型的人。”张亚飞一开口就给出了对自己的精准定位,“金融工程专业培养的是精通理工科、商科、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我对此有浓厚兴趣,愿意为之而努力。”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张亚飞便一门心思扑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每天都去图书馆。”在人人上,张亚飞戏称自己是“泡图一族”,即便是期末“一座难求”的情况下,也“风雨无阻”。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必修课,他除了充分利用时间预习、复习外,还十分注重课堂效率,“我基本上每节课都坐在教室的前三排,并且积极与老师交流互动。”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张亚飞也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计量经济学》而言,他预习的时候发现这门课用到很多《统计学》和《线性代数》的知识,于是将以前的课本翻出来复习了一遍,“有了这些基础,再来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就轻松多了”。最终,他在这门课上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大一下学期,张亚飞便梦想去“金融之都”深造。于是,他十分重视英语的学习,他坦言,“我英语底子挺薄弱的”,但作为出国留学的必要条件,他不得不去面对并弥补这一短板,对阅读、听力、口语进行逐项突破。提起背单词,张亚飞感触颇深,特别是备考GRE的那段日子,“压力最大的时候,每天要背15个list,也就是1500个单词。”尽管枯燥乏味,一天要背10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量,但一想到自己的留学梦,张亚飞还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并顺利通过了GRE考试。除此之外,他每天都花2个小时练习英语听写,并且两年如一日,直到听力考试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学海无涯,乐在其中
大三时,他开始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尝试学术研究。基于对前几年温州金融危机的了解,又恰逢温州金融试点实验区的建立,张亚飞决定研究“对中国民营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改造”方面的课题。在申报立项通过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上。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他和同伴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在金融工程实验室下载了60家企业的20个季度的财务指标数据,经过半个月大量的数据分析,初步建立了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刚开始的时候,软件分析并不是特别熟练,加上数据量巨大,感觉挺困难。后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逐渐走出了困境,开始得心应手起来。”张亚飞说,“因为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再苦再累再大的困难都有勇气去克服。”
随后,他跑遍了中国银行、广州银行、远东信用评估公司等数家金融机构进行咨询和结果比对,找出模型中的遗漏和不足。实地调研常常耗时很久,回来后还要将走访的内容进行整理并重新分析数据,然而就是在这样大的工作压力下,张亚飞最终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20000RMB),并发表英文论文《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credit rating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empirical research》(《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时政研究》)。该论文已被第六届WTO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录用。
此外,他还利用“泡图”和“蹭”计算机专业课程自学了许多相关知识和软件,并与我校07级优秀学子王亚民合作撰写论文《3DHybridMeshGenerationforComplexGeometry》(《复杂集合图形的三维混合网络生成》)。该论文最终被第四届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国际会议(2013I-CICIP)收录,由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出版,并获得EI检索(即工程检索,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再枯燥的专业书本也可以当作小说书一样读下去。”张亚飞这样说道。
全面发展,实践中成长
张亚飞专注学术的同时,也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不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锻炼自己综合素质的平台。”从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到金融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副部长,从首创第一届“锦泰杯”南京高校股指期货模拟操作大赛到获得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三等奖……张亚飞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不断充实自我。
今年暑假,张亚飞参加了数学建模暑期培训班。在数学建模过程中需要用到专业的计算机软件,然而当时的他还未有所涉及。他充分发挥自学能力,阅读大量书籍,并下载教学视频,一步步跟着做,最终学会了SPSS、Mat-Lab等软件。而到了真正建模比赛时,他和队员们都因为题目新颖而无从下手,“就拿碎纸片的拼接和复原来说,我们当时觉得纸片撕碎了再拼接成原样,这根本和数学建模没有半点关系。”然而,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亚飞无意中滑动鼠标,突然发现“每一张纸片是EMP格式图片,图片不断放大后是由有很多像素点组成,每一个像素点都有其相应灰度,把图片转化为灰度矩阵就能够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发现成为了解题的突破口,经过他和队友“72个小时的战斗”后,最终取得了江苏省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活跃校园活动和比赛之余,张亚飞积极寻找机会丰富自己的实习经历。华西证券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每一次的职场经历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对专业更深刻的认识,更是为人处世的“教学指南”。在花旗银行担任实习生的那段日子,作为培训班班长的张亚飞每天最早到班,为班上的老师和同学倒上一杯水,“这样小的举动让班上的同学觉得很贴心,对日后的组织和管理也起到了帮助。”谈及实习的感受,张亚飞说:“我所走的每一步,参加的每一次实习,都在为将来做准备。通过实习,我接触到了许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对我国现在金融行业的体系有所了解,并且认识到自己可以在这样的体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什么样的不足。”
感恩常在,梦想随行
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张亚飞自言十分幸运,在“梦想之路”上,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有许多人在陪伴着他,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张亚飞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崇尚知识,极为开明,一直以来都无条件地支持着他。硕士毕业的父亲是大学老师,多年来将未竟的博士心愿寄托在了他身上。父亲对张亚飞的鼓励,是他最坚实的力量之源。性格温和的母亲,在生活中体贴入微,时常给予他关心。谈起父母,张亚飞语气中满是感恩和自豪。
三年来,许多老师都给了张亚飞无私的帮助,带给他难以忘怀的感动。在他研究立项课题,需要进行金融机构实地调查时,一开始许多金融机构并不愿意接纳一位普通大学生的调查,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立项指导老师许承明副校长向他在广州银行任职的学生推荐了张亚飞,使得他得以顺利开展调查工作。而风险投资的雷鸣老师不仅给予他专业上的指导,更是亲自带他去一些金融企业调查。
同样,和他一路走来、并肩作战,在各种各样活动中取得成绩的朋友,也是他动力的来源。有好的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参加比赛不忘找他一起组队,遇到不会的问题一起探讨……面对这些帮助和支持,他坚信“只有朝着目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谈及未来,张亚飞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美国著名数学家、投资家、慈善家吉姆·西蒙斯一样的综合型人才,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成为领域中的强者。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既然怀揣着伟大理想,便永不放弃、一路前行。让我们一同祝福张亚飞在今后的日子里,乘着梦想的翅膀,越飞越高,续写更加灿烂的人生! 记者 胡晴晴韩玉珏 黄嘉玲 张天天
供稿: